(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何斌
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追繳犯罪所得上繳國庫——這些懲罰能否彌補雷淵利受賄721萬元、挪用公款2650萬元、貪污18.7萬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巨大損失?
“人家背后議論我是‘玩權、玩錢、玩女人’的‘三玩’干部,我認為名副其實。”湖南省郴州市原副市長、郴州市第二屆人大代表雷淵利,在東窗事發后的一封“懺悔書”中這樣評價自己的罪惡歷史。
看來,雷淵利還沒有意識到,他真正玩弄的,是法律,是組織,是老百姓。
出身貧寒
一個出身貧寒的鄉村伢子,從普通的鄉村教師成長為家族中第一個吃“皇糧”的人。本可以因此光宗耀祖,但雷淵利并不滿足窮日子之后的幸福生活,他的胃口太大,大到好像總也吃不飽。結果,連他自己也沒有料到,自己的人生卻用“死緩”畫上了句號。
1953年,雷淵利出生在湖南省嘉禾縣的一個小山村。由于家境貧寒,他的母親為籌集兒子的學費,每天清晨步行數公里到高山上砍竹子,當時100多斤竹子只能賺7毛錢。作為家中的長子,雷淵利從小就很懂事、孝順。他上學之余,幫助父母打豬草、拾牛糞、洗衣、做飯、喂養牲畜,還不忘照看年幼的弟弟和妹妹。
爭氣的雷淵利順利地讀完了小學、中學,并考取了郴州師范專科學校。與其他鄉下孩子不同,雷淵利在學校里不但讀書努力,還積極參加學校的社會活動。他上臺演講從不怯場,寫心得體會也頗有章法,尤其在教改活動中表現突出。
雷淵利在學生時代所表現出的政治天賦,成全了一名鄉村教師走上仕途的夢想。而這種“天賦”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他一路升遷的職位中,大多與城建工作有關。擔任郴州市蘇仙區區委書記、郴州市永興縣縣委書記時,面對巨大的基建任務大刀闊斧,他是出了名的“雷大膽”。正因為“思維敏捷、有魄力”,雷淵利又被提拔為郴州市副市長,分管城鄉建設、城鎮管理、國土資源、人防、公安、消防等工作,成為當時最有實權的副市長。
針對郴州市政建設,雷淵利提出了利用區位優勢和城市特色,塑造全新的生態城市概念。他打出了“粵港澳后花園”、“南嶺山水、楚天福地、瀟湘林城”的旅游特色形象識別理念,并規劃建設改造了五嶺生態公園、王仙嶺生態公園、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蘇仙嶺風景區等景區景點。此標新立異的創舉,贏得了政府上下的肯定。
膽大心細
初登政壇的雷淵利還是一個膽大心細的人。在他擔任臨武縣縣長時,同事對他的評價是:看問題能抓住要害,處事很周密,獨善其身。而他的前幾任縣長都曾以“落馬”而告終。
之后,雷淵利升遷為郴州市蘇仙區首任區委書記時,經常能在當地的報紙上看到他主動上繳紅包的新聞。“禮金”數量并不多,但此舉贏得了許多市民和政府官員的贊揚。不過,也有人議論他是在“作秀”。
是不是“作秀”,看看他暗地里做的事就一目了然了。在雷淵利仕途的第一個工作地嘉禾縣,他在擔任該縣縣委辦公室主任期間,就支持妻子王滿花違法做倒賣煙葉的生意。1995年,時任郴州市蘇仙區委書記的雷淵利,在春節接受了此生第一筆大賄賂:臨武縣個體煤礦老板羅某送了1萬元現金,感謝雷淵利幫忙把他女兒安排到區計生委工作。
“玩女人”是很多貪官共同的嗜好,雷淵利也不例外,但達到他那樣的程度,也是以往“落馬”官員中少有的。他不僅讓一些有求于他的女人與他發生不正當關系,還不惜重金包養了7個情婦。
雷淵利好色的本性,在其擔任嘉禾縣委辦公室主任時就被人發現了。他當時的同事回憶說:“雷淵利看見漂亮女人就走不動了,生活作風不檢點。”他第一次受賄的1萬元,有一半給了他出差長沙時在某美容廳認識的20歲的陳某,并在此后4年與陳某保持性關系。
雷淵利先后一共給了陳某10萬元,但這還算是個小數目。包養的情婦們開名車、住洋房,還有一位給他生了孩子的甚至要了1500萬“孩子成長基金”,一個月2000多元工資的政府官員哪兒來這么多錢?原來他背后有一個“高級保姆團”幫他打理這不菲的開銷。
這個“高級保姆團”的成員是與雷淵利私交甚好的郴州市企業商行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們。他們為雷淵利的情婦提供“保姆式”的服務,并對外嚴格保密,維護雷的聲譽。而他們得到的回報,則是雷淵利手中的權力帶給他們的更大的經濟利益。
“義氣”把他推向深淵
“義氣”則是雷淵利性格中另一個特點。然而,他的“義氣”用在以權謀私上,就把他推向了罪惡的深淵。
在嘉禾縣有著近10年工作經歷的雷淵利,在這個地方人緣很好。于是,當他做了郴州市副市長后也特別“關心”嘉禾縣,該縣的高考舞弊案和珠泉商貿城拆遷風波都與他有關。
在懺悔書中,雷淵利說:“我喜歡交朋友,講江湖義氣,有人背后叫我‘雷大俠’。我喜歡我的朋友講我‘夠朋友、講義氣、能辦事’。但我交的朋友太多、太濫。我結交的朋友中,有的一開始就心術不正,慢慢誘惑我犯罪。開始給了一些小恩小惠賄賂我,當俘虜我以后,提出挪用公積金,把我推向犯罪道路。”
喜歡女人,就要想盡辦法弄到養情婦的錢;講義氣,就要為朋友辦實事,否則哪來的“好口碑”?——這就是雷淵利除了保障自己后半生以外的斂財“動力”,而把作為人民公仆的責任統統拋到了腦后。
雷淵利在被湖南省紀委審查期間寫下的反省材料中,總結了他作為領導干部發生職務犯罪的心理歷程:“從我的犯罪過程來看,經歷了無所謂——攀比——僥幸——再撈一把就走人的四個心理階段。”而他一步步“不受約束”地、“成功”地走過了這四個心理階段,確實令人深思。
從雷淵利的政績來看,表面上他的大動作、大手筆很多。他之所以能步步青云直上,也是得益于此。對于政府的監管機制,雷淵利總是能通過秘書代寫一份廉潔報告交差就萬事大吉了。沒有人去考核他的“官德”。知道他所作所為的人也不敢檢舉揭發。這,或許是懲處貪官拍手稱快的同時,人們心里的一絲心酸。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