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光美奶奶的接觸發生在近幾年,多為各種聚會上。最重要的一次就是2004年5月在北京京都信苑飯店的毛劉兩家聚會。作為僅存的開國領袖夫人,時年83歲,德高望重的光美奶奶是大家共同敬佩的長輩。多日不見,老人惦記著毛家姐妹的身體,我媽媽和李訥姨關心著老人的安康,兩家人在光美奶奶召集下走到一起。這是毛劉兩家相識近80年來,三代人首次共聚一堂。中國兩個有特殊經歷的家庭的聚會因此具有了歷史意義。
那天的歡宴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出席者中,劉家有光美奶奶、劉源叔叔、劉亭阿姨及與光美奶奶親如姐妹的老保姆趙姥姥;毛家有媽媽、李訥姨、王景清姨夫、效芝表弟,再加上我。話昔日友情,論世態風云,談美好前景,歡聲笑語不斷。萬字廊和福祿居前的風雨過后,留給后人的是愛心包容下的海闊天空。席間,劉源叔叔告訴我——他想起了蘇軾的千古名句:“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慈祥而超然的光美奶奶看著在座的孩子們,孱弱清癯的面龐上泛起紅暈,顯得那么幸福,那么美麗!
現在我才知道,光美奶奶是抱病出席的,多年來她一直用羸弱的身軀與病魔抗爭。那天,光美奶奶很少說話,也很少進食。媽媽很感不安,就問劉源叔叔:老人不吃東西怎么行!劉源叔叔安慰媽媽說:回去后會吃一些她喜歡的麥片粥,不必擔心。席間,媽媽和姨媽多次關切地詢問光美奶奶的身體和起居。老人笑著說:“你們倆身子都弱,年齡也不小了。但比我還是年輕得多啦,所以更要多注意才是。”她向毛家姐妹舉杯:“你們多保重!”隨后轉向我和效芝:“祝孩子們有出息!”毛劉兩家聚會,成為老人生前得以了卻的一大心愿。
2004年10月,在劉源叔叔啟發下,我采用外公詩句為題,撰文《山花爛漫時情誼別樣濃——毛澤東、劉少奇兩家后人聚會側記》,記述了兩家意味深遠的團聚。文章發表后,無論身在國內還是海外,幾乎所有感受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沉浮冷暖的人們都在談論這則消息。大家又一次領略到光美老人的超凡大愛,由衷為毛劉后人之間的理解與同情,為繼往開來的和諧中國而高興。
那次聚會之后不久,我在陪媽媽出席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大會時,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見到光美奶奶。她的位置在我們的左側前方。當時,我的第一印象是——她又瘦多了!老人家滿頭銀發,身著淡雅的淺綠色針織上裝。我望著她樸素而優雅的背影,不禁想到:也許,只有經歷過滄桑的女性,才會具備如此的超然氣質吧!這一點,我想周圍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得到。
據我所知,光美奶奶最后一次在公眾場合露面,是2005年10月“幸福工程”10周年慶典。值得一提的是:光美奶奶在75歲時開始了自己的新事業——擔任扶貧項目“幸福工程”組委會主任。此后,曾陪同少奇爺爺出訪多國的光美奶奶又開始了在中國田間地頭訪貧問苦的行程。她利用一切場合,不遺余力地宣傳“幸福工程”。為籌集資金,甚至把母親留給自己的珍貴遺物送去拍賣。10年來,“幸福工程”已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公益項目之一,這也可以告慰她老人家了。在慶典上,輪椅中的她無力用言語表達感情,而是盡全力先向大家拱手、再揮手,既是鳴謝,又是告別,在場者無不動容。這就是光美奶奶給世人的最后印象:柔弱無言,重如千鈞。惟有具備超越血緣、政見、階層等世俗界限的大愛,才會擁有這樣一份打動人心的力量。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