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談話的時候,莫德惠首先回憶著八年前的往事,說:“我跟漢卿已經八年不見面了,這次見到了,漢卿說我的胡子斑白了,而我覺得他胖了很多。”“盧溝橋事變”前一年,莫氏曾經好幾次探視過那時居留在蔣主席的故鄉──溪口的他的老友張學良,那時還沒有戰爭,要探視張氏還相當方便。后來戰爭把人與人之間隔絕了,這次是戰爭結束后,張氏第一次與莫氏接觸。“從一九三七年起到今天,整整十年了,”莫氏嘆息著說:“十年的光陰,漢卿的全副精力完全放在書本上,由于環境上的變遷與感受上的變化,他讀的書籍跟著他所要追求的真理,也在不斷的演變,這十年來他讀書的演變是進步的。”根據莫氏所述,這十年來張氏所讀的書籍達二百余種,同時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來說明他讀書演變的過程。
莫德惠耐心地對記者介紹著。他說,張氏讀書的第一個時期:“在漢口時,蔣主席為了教育他,特別請了一位姓步的老先生給他講解四書五經和諸子百家,從那時起他開始接觸中國古代政治哲學思想。對中國的舊文化也有了相當認識。后來戰爭把他送到了后方,更使他離開步老先生而接觸到許多實際問題。”
“他第二期的讀書生活,是在由溪口內遷途中,與最基礎的農村社會發生了關系以后,對農村經濟生活感到了興趣,并體驗到國民經濟的重要,從此,成為解決社會問題最基本學理的經濟學,又成為他研究的中心了。到息烽鄉間以后,他就開始了這一門學問的研究。為了深一層了解在經濟學上所引用到的哲學的諸問題,他又選讀幾種哲學書。又由于學習種菜、采茶、養魚、養雞,對自然科學的書籍亦有相當研究。這個時候,使他懂得了事物變化的一定的規律是怎樣的。”
張氏讀書的第三個時期:“三年前是戰爭到達最艱苦的年頭。他從報紙的輿論上看得出國運的險惡,根據他所知道的事物變化的道理,他開始研讀中外歷史,希望在歷史上找出一些解答現實問題的道理。他更注意到明朝是怎樣興盛起來,及后又為什幺亡給清朝的前因后果。這之后到現在,他一直在從事明史的研究,最近又讀些民族學的材料。他希望得到更多的關于明代史事的資料,使能作更深一層的探討,并想從事于歷史著作。
莫德惠還給記者提供了一張書單,上面開列著一串張氏讀過的書名,從中可以看到張對于歷史書籍的涉獵相當廣博。這份書單開列著以下書名,其中有:中國近代史(大學叢書)、中華兩千年史、清代通史、中國通史、東林始末,三朝野紀、中國史論集、清代文獻紀略、東北通史、國史大綱、明儒學案、船山哲學、使琉球錄、明武宗外紀、東南紀事、中國政治思想史、明季政治與社會、行邊紀聞、邊政考、安南圖志、劉宗周年譜、南明忠列傳、中國偉人傳、張居正評傳、船山遺書、王文成文集、明季北略、明季南略、西域行程記等四十二種。
接著,莫德惠又向記者介紹了張氏的家庭情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