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汪錦樹的75歲老人向媒體敘述了一段由他親見的廈臺商貿緣。而他所講述的那個與臺灣關系密切的港口就是廈門港沙坡尾避風港。這里有著老人講述自己小時候親見的閩臺商貿故事發生的地點,在這里汪老先生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閩臺交往的歷史。
“一把斧頭”修造閩臺無數商船
汪錦樹老人的父親汪三九在民國初就來廈門從事手工造木殼船。而汪三九的叔父在清朝末期就來廈門造船。
汪錦樹說,他的宗族世代造船,居住在惠安縣洛陽古橋附近的西方村,就在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泉州后渚港對面。當時,宗族靠著一把斧頭一手工藝一身技術行走四海,宗親分為三支,一是到新加坡,一是到廈門,再一是到小岞,全部辦船廠授徒弟。
汪三九的造船廠先設在鼓浪嶼,1942年遷到廈門港的沙坡尾。汪錦樹指著沙坡尾對記者說,當時廈門有八九家造船廠,沙坡尾一帶海面上滿海都是船,惟獨他父親的造船廠造的是廈門最大的木殼商船。這種船都是航行臺灣海峽的,也有臺灣的商人委托建造。因為他父親的技術夠硬,又有一幫“頭手徒弟”,因此,成為商家造大船的首選。臺灣海峽風浪大水流急,沒有堅固的船,橫渡海峽的保險系數就小。最興盛的時候造船師傅達到200多人,一年造十幾條的船,修補30多條的船。造船師傅全部來自惠安。木材來自漳州石碼。造船需要大的杉木和樟木,而這兩種木料產自九龍江流域。
造船業的發展,帶動了打鐵、染帆、商業、漁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帶來大量的移民,聚居在“廈門港”一帶。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