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三日電 (記者 孫自法)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任玉嶺研究員三日在此間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上提出,針對社會時弊,中國有必要啟動加速發展的均衡戰略、收入分配的公平戰略、久安長治的疏導戰略、執法行政的反腐戰略和資源環境的補償戰略,以推進社會和諧。
任玉嶺稱,中國城鄉差距已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點八比一、九十年代的二點五比一上升到二○○三年的三點二三比一,世界勞工組織對三十六個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是差距比超過二比一的僅有的三個國家之一,而按實際購買力比較,中國城鄉差距實際為五到六比一。另外,中國基尼系數也持續上升,一九八一年為零點二八八,二○○三年達到零點四六,現在實際上已接近零點五。因此,政府必須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兩極分化,促進均衡發展。
中國當今社會最不和諧的表現之一即收入分配嚴重不公,這主要是由于國家分配政策和壟斷行業的高收入所造成。實施收入分配的公平戰略,需從中國國情和大多數人利益出發,采取改革財稅體制、規范收入分配、限制壟斷行業、控制各級各類官員帶職消費和灰色收入、嚴格最低工資標準、搞好轉移支付、擴大社會保障等措施。
有關資料顯示,一九九三年至二○○三年十年間,中國群體性事件年均增長十七個百分點,十五人以上的群體事件去年已增長到八點七萬起。任玉嶺通過大量調研后認為,中國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群體事件是由百姓利益受侵害引起,因此,在處理群體事件中應以疏導為主,化解矛盾,保證社會長治久安。
中國關于反腐敗的文件很多、規定很嚴,但腐敗為何屢屢不斷、有增無減?很重要的原因是腐敗者有權,因為有權,腐敗者可以肆無忌憚,而群眾即使發現也敢怒不敢言。執法行政的反腐戰略,就是要改革權力的獨斷專行,遏制和預防腐敗的發生。
資源環境的補償戰略即要求高消耗資源型、高消耗能源型和高污染環境型的企業和地區,付出一定成本和代價,對其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作出回應與補償,如調水、用水地區對水源地進行補償,江河下游對上、中游進行補償,企業對排污造成的社會損害進行補償等。
任玉嶺表示,中國在推進社會和諧過程中,只要切實推行這五大戰略,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就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