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3:0”的戰績讓波黑男子坐式排球隊在北京殘奧會上提前晉級半決賽。他們是雅典殘奧會的冠軍,一顆衛冕雄心讓所有隊伍膽寒。今天,他們將對陣勁旅俄羅斯隊。
在北京殘奧會上,坐式排球選手大多數是由于疾病或事故造成了殘疾,但波黑男排隊員例外:12名球員都因戰爭致殘,9人是直接在戰爭中受的傷,另外3名則是戰后踩了地雷而斷腿。而坐式排球,讓這些年輕人充滿希望,成為賽場上的勇者。
“地雷炸掉了我的右腿,于是我開始打坐式排球,直到獲得殘奧會冠軍。”波黑坐式男排隊員埃爾明·優素福維奇說,“是體育,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27歲的優素福維奇身高2米左右,擁有運動員特有的健美身材。只是,他的右腿膝蓋以下部分,是假肢。
1992年至1995年,波黑戰爭的戰火燒至國內幾乎每一個城市。1997年,16歲的優素福維奇踩上了路邊未及時清理的地雷。當他在醫院的病床上醒來時,發現自己的右小腿已經不見了,“頓時,我感覺自己失去了一切”。
“不過,上天給我留下了一扇后門。”絕望中的優素福維奇躺在醫院的時候,就有人過來找他:“兄弟,去打排球吧!”
從床上站起來后,優素福維奇裝上了假肢,并努力考上了大學;同時,他加入了坐式排球俱樂部。
波黑坐式排球隊主教練赫魯斯特莫維奇回憶道,戰后,一些退役的傷兵回鄉后打起了坐式排球,幾年時間,波黑的坐式排球俱樂部從戰前的3家迅速增加到30家,球員或是士兵,或是平民,都因戰爭落下了殘疾。
戰后的波黑百廢待興,“俱樂部”擁有的全部場地設施就是一些簡陋的倉庫或者學校的空地。球員不是專業運動員,誰來都可以打,不喜歡打了就可以走。優素福維奇說:“但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通過團隊性的體育運動找到一種寄托感,以及生活的希望。”
在俱樂部,把體育視為“惟一希望”的優素福維奇每周和隊員們一起訓練4、5次,“我們彼此安慰、鼓勵,一起摸爬滾打,通過不斷的訓練以及到處參加比賽,我忘記了自己是個截肢的人,而有一種飛翔的感覺,我找到了進入現實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優素福維奇和隊友起死回生般的境遇讓人想起殘奧會的起源——二戰后,在英國東南部的斯托克·曼德維爾康復中心,來自德國的外科醫生古特曼在那里的脊髓損傷患者中組織了一次運動會,由此開了“運動作為康復方式”的先河。延續多年的“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就是殘奧會的前身。
不過,波黑坐式男排的例子進一步說明了,體育不僅能恢復身體的機能,還能療治心靈的創傷,并成為殘疾人生活的一部分。
教練赫魯斯特莫維奇對球隊的現狀很滿意:“球員們沒有什么傷病,狀態很好,斗志高昂。”優素福維奇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我們是最強的!”
和坐式排球結下不解之緣的優素福維奇已把這一運動視為生命的一部分,“我退役后想成為俱樂部的管理人員,讓更多的人來打球……” 據新華社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