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7日電 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今天下午舉行奧運會與中國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受奧運經濟的影響較小,“后奧運效應”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中國不會出現“后奧運衰退”。
王一鳴介紹,從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后,中國經濟增長經歷了在高位上持續7年的上升,經濟上升的持續時間之長,運行之平穩,都是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2001-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5%。
王一鳴稱,進入后奧運時期,前奧運時期體育場館和關聯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的大規模投資需求,以及奧運舉辦期國內外游客帶來的巨大消費需求會減弱甚至在短期內消失,但過去30年支撐中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基本動力不會發生變化,奧運會帶來的經濟和投資增量在中國經濟和投資總量中的比重很小,奧運會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分水嶺,不會改變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大勢,不會影響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和經濟發展的基本面。
王一鳴指出,過去7年推動中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儲蓄率較高,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巨大,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市場潛力巨大,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以及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這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不會因為奧運會結束而發生變化。
王一鳴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受奧運經濟的影響較小。經過改革開放后30年的發展,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雖然奧運經濟對北京經濟增長貢獻明顯,但北京市經濟僅占全國經濟總量的3.6%。北京的奧運會場館建設和基礎設施投資約3000億元,按奧運投入期4年分攤,平均每年750億元,僅占中國過去四年當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0.55%-1.06%。“后奧運效應”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
王一鳴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空間和潛力仍然很大。奧運會結束不會影響到中國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的投資規模,不會出現“后奧運衰退”。
王一鳴同時也提出,奧運會給中國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可能給經濟發展帶來挑戰。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深刻變化,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減弱,以及中國經濟周期性回調,從內外兩個方面增大了中國經濟走勢的不確定因素。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既面臨周期性調整和經濟轉型壓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奧運效應”的疊加影響。為此,應該積極放大奧運會對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有效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負面效應。(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