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作為美西學術重鎮的斯坦福大學,過去在亞洲藝術研究和搜藏經過長期的冬眠,但因著今年春天新到任的坎特視覺中心(Cantor Center)亞洲藝術館長(Curator of Asian Art)楊曉能(Xiaoneng Yang),情況可望改觀。
北京奧運會開幕第二天,灣區的“北美藝文學會”一些朋友在吳靜西安排下,和楊曉能館長有一非正式聚會,大家對他搬來灣區表歡迎。
楊曉能席間亦贊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化含量高”、不俗。他說開場的聲勢令人想到古人“擊缶而歌”,表演者所擊物的形制,則令他想到古代的“鑒”,信手捻來的解說,舉座都覺很受啟發,感受到考古、美術史研究的魅力。
楊曉能過去十多年擔任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館的亞洲藝術館館長。美國有五個具規模的亞洲藝術館,納爾遜為其中之一,另外四處是紐約的大都會、波士頓、華府,以及克利夫蘭。
1999年到2000年一項成功的“中國考古黃金時代展”,主要策展者之一即是楊曉能。此外,他在納爾遜藝術館有很大的揮灑空間,之所以答應轉來斯坦福工作,主要吸引他的,就是要為斯坦福的亞洲藝術品收藏和研究規畫出一條路來,這是開創者的角色。
史丹佛大學藝術品收藏可以從一百多年前,創辦人禮蘭夫婦就講起,其中幾番更迭,且遭遇大地震天災摧折,幾頁滄桑歷史,不過,楊曉能說,斯坦福大學決策高層已看清楚藝術研究及搜藏的重要性,不吝撥款推動,尤其作為太平洋岸的重要學府,亞洲藝術研究的重要性愈受重視。
楊曉能說,史大文理學院院長里察·色拉(Richard Saller)原為芝加哥大學的教務長,本身治西洋羅馬歷史,也都向他強調,未來在研究亞洲會是發展的新重點,也是過去太受忽略的一塊。
楊曉能1982年從北京大學畢業,是考古專業,他曾在出國文物展覽辦公室任職,辦公室就在北京故宮的武英殿。89年他來美留學,獲得圣路易華盛頓大學的博士。他以中國考古的背景研究美術史,這是較少有人涉及的領域,但照楊曉能的說法,天地無比寬大。例如從考古發現,能判定古畫是否為后世模擬仿作。
楊曉能的“20世紀中國考古”由耶魯大學出版,重達15磅,復旦大學著手中譯。另,他寫的青銅器研究,英文版中譯已完成,三聯出版社10月推出,書名為“另一種古史”。他說,當年讀大學選專業,家里贊成他攻考古學,因為考古只須就事論事,讓證據說話。近幾十年來,事實證明中國的考古學研究一直在穩定地前進,政府也持續重視。不過,楊曉能頗感嘆在今日的美國學界,中國考古學門比較寂寥,哈佛的張光直教授過世后,亟待新一代的連接。
史大敦聘楊曉能,除了亞洲藝術館長,也聘他為考古系的教授,楊曉能的考古專長也能化育新的研究者。
研究、收藏、特展是三大工作方向,楊曉能提到,亞洲藝術精品,尤其中國藝術品的價格一路攀高,一如一、二十年前的日本、韓國藝術品,對收藏家形成一定的考驗。在特展方面,他著手一項20世紀中國畫大展,很受到期待,但尚未公布。(黃美惠)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