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北京奧運會開賽以來的第三天,男子舉重62公斤級的決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拉開戰幕,中國選手張湘祥摘得金牌。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
8月11日,北京奧運會開賽以來的第三天,男子舉重62公斤級的決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拉開戰幕,中國選手張湘祥摘得金牌。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
最后一把試舉結束,張湘祥在滿場觀眾的掌聲和喝彩聲中,忽然雙膝跪下,叩首、擁抱并親吻杠鈴片。頒獎儀式后,張湘祥再次下跪,又是三個叩首,“金鑲玉”金牌和地板撞擊在一起,而他對此渾然不覺。“這四個頭,我要獻給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張湘祥說。
張湘祥這個名字并不被人熟知,因為他很長一段時間都籠罩在別人的影子里。但是昨天,抱著“給17年的努力一個交代”的決心,張湘祥終于在男子62公斤級獲得金牌,并且在挺舉中“獨孤求敗”,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張湘祥的下跪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告別。因為他已經有了北京奧運會后就退役的想法。就連他最后抱住和親吻杠鈴的神態,都隱約流露出一絲不舍。
一天一瓶“中華鱉精”
張湘祥的家鄉是福建龍巖,不大的城市卻誕生了石智勇、林丹、陳宏等多位世界冠軍,體育傳統深厚。很多龍巖人的家里都有個小鍋,常年備著大骨頭熬湯,燒菜的時候不加水,加的是骨頭湯。城里的大街小巷,幾乎所有的飯館都有精心熬制的骨頭湯供應,濃香撲鼻,讓人食欲大開。
張湘祥的家在龍巖市中心,父親張雨和做裝潢生意,家里的裝修全是親自打造的。因為家境不錯,張雨和與妻子黃玉曼對張湘祥相當“溺愛”。“他小時候可沒受什么罪,吃得好,穿得好,哈哈。”黃玉曼說。為了兒子,她買來那時的名牌營養品“中華鱉精”,訓練的時候一天一瓶,參加比賽的時候一天兩瓶。當然,骨頭湯也是張湘祥的最愛之一。
張湘祥從小就顯示了過人的力量。黃玉曼說,八九歲的時候,兒子就能提得動平常只有大人才能提的一桶水了,加上比較膽大調皮,因此從小就顯得活潑,像個小頑童。
曾經是“給石智勇提鞋的”
1991年,正在讀三年級的小學生張湘祥被教練看中,開始在龍巖市一個普通的體育學校舉重隊乙組訓練。他們這些小孩子有時候還要負責幫甲組的大孩子們拿衣服、遞水壺、提鞋子等工作。
起初張湘祥并不想練習舉重,因為除了天生力量大之外,他還寫得一手好字,總會被家人寄予特別的希望。而對于身高都不太高的張湘祥父母來說,讓小孩練舉重似乎有些殘忍了。
不過朱日平教練的執著最終攻破了張湘祥父母的壁壘。“我一看這孩子就有力量,而且膽子特別大,八九歲時我把他放在輕騎摩托上,他就敢握住把手往前開。”朱日平說,自己能在發現石智勇后又找到張湘祥這塊寶,實在是人生幸事。
那個時候,張湘祥就曾經為一個叫石智勇的孩子服務,收拾衣服、提鞋子。13年后的雅典奧運會,石智勇獲得62公斤級舉重金牌而廣為人知。而經常和師哥石智勇結伴同出同入的張湘祥總是被人忽略,雖然他在2000悉尼奧運會拿到過銅牌。
“我算是死過一次了”
為了能夠像師哥一樣站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張湘祥拼命刻苦地練習,希望能夠在雅典奧運會實現夢想。但是意外出現了,他在一次訓練中腰部受了重傷。更糟糕的是,由于醫生的疏忽,針劑打進了腰椎,令張湘祥頓時失去了知覺。
“當時我感覺到有一只手將我的頭一直在往水里按。我無論怎么掙脫,那只手都死死按住。那個時候,我腦子里就是告訴自己,一定要活下來,一定要挺住。”張湘祥回憶起那段性命攸關的經歷,顯得十分平靜。不幸中的萬幸是,在失去知覺兩天兩夜后,張湘祥在第三天蘇醒。命是保住了,但他卻失去了在奧運會上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讀碩士為了好找工作
很多人都有一個偏見,認為運動員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是健壯的張湘祥卻是一位碩士。他在今年已經完成了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生的全部課程,順利地拿到碩士學位。而且張湘祥的學歷不是混下來的,而是一個科目一個科目扎實學出來的,成為舉重隊內罕見的“碩士力士”。
“我媽媽那個時代,沒有機會讀大學。這么多年來,她一直要求我好好讀書。她還告誡我,如果以后練不了舉重了,回家連個看門的工作都找不到。只有好好學習,以后才有機會找個好工作。”張湘祥說。
現在,張湘祥已經是碩士了,并且寫得一手好字,有時候還和妹妹在網上用英語聊天。
奧運會后離開舉重館
前天,已經在北京進入最后備戰的張湘祥信心十足。運動員開始嚴格的賽前減體重過程。張湘祥平時的體重在56公斤—65公斤,比參賽要求高出三四公斤,他需要通過游泳、跑步、蒸汽浴和控制飲食來減掉多余的重量。
昨天的金牌讓張湘祥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終于在奧運會上獲得了金牌,總算對自己17年的努力有了交代。”張湘祥告訴記者,在奧運會上,尤其是北京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是他最大的愿望。
“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可能會選擇退役,離開舉重館。我不太可能去做教練。”生活一直圍繞舉重進行的張湘祥現在已經有了走出去的想法,“我離開舉重并不是我對舉重沒有感情了,而是我想知道自己除了舉重,能不能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多、更好。”(記者邱江劍)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