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就要正式開幕了,在接下來的十多天里,將有成千上萬的中國觀眾奔赴各個賽場,觀看比賽。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對待那些曾經是中國教練或運動員、如今執掌外國隊或者在外國服役的“海外兵團”?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出現“海外兵團”以來,其規模逐年擴大,本屆奧運會上“海外兵團”的人數更是超過以往。就教練而言,人們熟悉的中國女排原主力隊員,曾是許多中國人精神偶像的郎平,如今出任美國國家女子排球隊主教練,率隊參加本屆奧運會,并在小組賽中與中國女排對壘;曾是亞特蘭大奧運會羽毛球男單亞軍董炯的教練的李矛,如今出任韓國隊總教練,參加本屆奧運會,這支隊伍氣勢直逼中國隊,等等。就運動員而言,中國第一個世界女子花劍冠軍、今年50歲的欒菊杰,將以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雙重身份,代表加拿大參加本屆奧運會;1991年第41屆世乒賽獲得乒乓球女雙冠軍的高軍,也將代表美國隊參加本屆奧運會。
曾幾何時,在競技場上出現的這些“海外兵團”被人們罵為“漢奸”,被扣上“賣國”的帽子,當年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何智麗出走日本,改名為小山智麗,代表日本隊與中國隊對壘,引發了極大爭議,賽場內外對小山智麗都是噓聲陣陣。不過,今天人們的心態已經更加成熟,對待競技體育也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因此對“海外兵團”更寬容。但是,如果真的出現“海外兵團”與中國隊對壘,特別是在關鍵的場次對壘時,恐怕在一些人心中,難免又會流露出把“海外兵團”和賣國掛鉤,從而上綱上線的心態。
能代表中國人出征奧運會摘金奪銀,當然是為國爭光。但是,比賽僅僅是競技體育,不必將比賽的意義過度拔高,甚至上升到捍衛國家榮譽、國家尊嚴與國家安全的高度。賽場輸贏乃是常事,輸了也不意味著國家榮譽和尊嚴受損。我們要體諒“海外兵團”中的原中國隊運動員和教練員,他們在國內因為種種條件所限,未能實現人生的目標,如在國外找到合適的舞臺,得以充分展示才華,甚至戰勝中國運動員,我們應為他們感到高興才對。
更何況,奧運會的宗旨本身就是:“通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以友誼、團結、公平競爭和相互了解基礎上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如果我們在賽場上任由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泛濫,以“海外兵團”為假想敵進行批判,那么,就與“友誼、團結、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馳了。
如何看待“海外兵團”,關系到我們如何理解奧林匹克精神,關系到我們作為大國國民的形象問題。因此,我們的掌聲不僅要獻給中國隊,也要獻給“海外兵團”,獻給所有參與公平競爭的代表隊。(楊濤)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