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晚,北京奧運會舉行開幕式彩排,雖然只施放了總量25%的煙花,但還是把整個奧林匹克公園映照得美輪美奐。 中新社發 姜平 攝
|
8月2日晚,北京奧運會舉行開幕式彩排,雖然只施放了總量25%的煙花,但還是把整個奧林匹克公園映照得美輪美奐。 中新社發 姜平 攝
|
中新網8月3日電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今天發表題為“以平常心態迎接奧運大考”的文章。原文摘要如下:
這里的大考指的是即將開幕的北京奧運會。
多數人的心情是復雜的,既有對百年盛事的期待,也有對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擔心,也有對很多因此而來的不方便感到不適應。
我們依然鼓勵和提倡的是平常心,不緊張、不過敏、不刻意、不矯情,北京奧運會,中國讓世界看到的,除了體育健兒獲取的金牌之外,更多的是新的中國形象,更多的是淡定從容。
一個大國的崛起,就好像鯉魚躍龍門那樣,最關鍵的一道坎,也是最難過的,這是13億中國人無法回避的大考。考試能不能合格,端看這一次來之不易的北京奧運會。
盡管國際媒體迄今為止對北京奧運會的報道依然以負面新聞為主,對于中國政府以及中國人民的真心與真誠,對任何為了北京奧運會所作出的諸多努力和犧牲,他們仍然繼續挖苦,表現出西方人本能的質疑與不屑。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韓詠紅在“京城偶寄”報道中指出,在國際輿論對北京奧運質疑姿態的背后,同時也包含西方世界對中國崛起,始終存有焦慮感的這一層原因。
西方的不安,這無助于解決問題,無益于促進對現今中國的了解,發現她的細致變化。
伴隨著奧運會的籌備,奧運火炬在國際傳遞的種種遭遇,多數中國人對于自身國家發展過程所存在的問題,多有切身的體會;韓詠虹說,外界批評一直對于促進中國的改善有著積極作用,而中國政府也屢屢展現驚人的學習能力。問題是:在8月8日以后,外界有沒有想過,他們也需要展現學習能力,去面對已經主辦過奧運、更務實與團結的中國呢?
我們強調平常心,只是想說明,中華民族經歷如此多磨難之后,看樣子也還經得起折騰。
7月28日,還是清晨4點起床,但這一次不是趕早上班讀報,而是趕最早一班前往北京的飛機,這個星期就在北京“溜達”。
沒什么,就是公司管理層忽然間有新的節目構想,讓我到北京來感受北京“準備好了嗎?”。
挺好的一個構想,于是我來了。
感謝北京機場奧運辦的所有工作人員,我極其迅速地完成了出境和領取行李的手續。
沿途和不少游客做了隨訪,感覺很不錯,是平素從報紙雜志以及其他二手傳播的媒體無法直接感受的感覺。(作者: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 楊錦麟)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