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紀中。 中新社發 建明 攝
|
魏紀中。 中新社發 建明 攝
|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三日電 題:魏紀中:有奧運處 皆注深情
中新社記者 高凱
七年前的今天,身在莫斯科的北京奧申委主席特別助理魏紀中被“北京贏了”的喜悅潮水包圍,此后的七年之中,這位古稀老人為奧運傾注了所有深情,為各種相關事務奔忙不輟。而今,七年的距離已縮短到不足一個月,看著北京奧運會的模樣越來越清晰,魏紀中說:“我相信奧運會的主辦者--國際奧委會最后會因中國和北京而驕傲。”
曾擔任中國奧委會秘書長、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二000年奧申委秘書長等要職,現任北京奧組委執委、國際排聯主席的魏紀中一生與體育相伴,而奧運會對他的意義更是難以言表。
魏紀中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他親歷了兩次申奧歷史時刻,“我們通過兩次申辦才取得了奧運會的承辦權,經過了十五年的歲月才有今天。”
回憶申辦往事,他依舊激動不已,“首次申辦我是申辦委員會的秘書長,最后就兩票之差,感覺非常遺憾。”
二000年開始,北京第二次申辦奧運會,魏紀中擔任奧申委主席特別助理。回憶起七年前的今天,魏紀中興味盎然,“當時,中央電視臺的直播需要一個嘉賓對整個過程解說,請了很多官方人士都不敢去,說不好說。我說我去。因為我已經感覺到了整個世界的格局發生了變化,我們肯定有戲。”
一個月前,魏紀中正式擔任國際排聯主席,“我參加檢查了北京奧運會排球項目的籌備情況,各種細節的安排都很令人滿意,我也真的越來越有信心。”
提及七年之中北京發生的巨大變化,魏紀中說:“七年前的北京奧運會還畫在紙上,現在已經漂亮地落到地上了。像鳥巢、水立方,還有北京新建的地鐵。”
而比起藍圖變作現實帶來的喜悅,北京七年來潛移默化的社會風氣的變化似乎更令魏紀中欣慰,像北京正在進行的“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魏紀中認為,舉行這樣的活動,并且堅持下去,就是一筆巨大的非物質財富。
他舉例說,“我們把每月十一號定為北京的公共汽車排隊日,堅持下來以后現在已經不需要日期的提醒,大家基本上已經形成排隊的風氣。還有北京人學英語工程啟動后,不光是有北京市民更多學習英語的益處,還培養了市民心胸的開闊、開放的意識,與世界融為一體的愿望,這些無形之中發展起來的東西恰恰體現了人文奧運的理念。這些可能是小事,但是很能說明問題,很多這樣的小事就會帶來大的改進。人文的環境就好了,對于國家將來的發展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申奧成功七周年之際,魏紀中坦言自己感受最強的是一種源于自信的喜悅,他認為北京奧運會目前的準備工作足以令他懷著充實的心境回望過去,“七年前中國表示愿意與世界一起在和平中競爭,在和諧中共謀發展,現在,在中國我們準備好了這樣的奧林匹克環境。”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