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18時20分,隨著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境內傳遞福建福州站最后一棒火炬手雅典奧運會舉重冠軍石智勇跑進福州市望龍臺公園慶祝會場,奧運圣火福州站傳遞圓滿結束。當日,208名火炬手完成了28.6公里福州站的火炬傳遞。 中新社發 劉可耕 攝
|
中新社福州五月十一日電(記者 黃翔 周兆軍)十一日傍晚六時許,在福州閩江畔望龍臺公園舉行的福州站火炬傳遞結束慶典上,閩劇、梨園戲、高甲戲、莆仙戲等福建地方戲劇聯手獻上一出戲劇歌舞--《梨園百花迎奧運》,正與福州站火炬傳遞的主題--“文化之旅”不謀而合。
在火炬傳遞過程中以一段“空中芭蕾”驚艷全場的火炬手、福州市歌舞劇院舞蹈團副團長林姝敏為這場慶典獻上四個舞蹈節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葉子賢、福建省文聯副主席蔣夷牧熱情參與火炬傳遞。雖然火炬傳遞路線沒有經過福州城的標志性建筑群--三坊七巷,但卻有一位自三坊七巷走出的火炬手--林則徐后裔林強……誠如此間文化界人士所言,奧運火炬的傳遞點燃了福州文化傳承的“薪火”。
福州建城于漢代,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歷史。三坊七巷是城中最具文化氣息的地方。至今還保留了林則徐、沈葆禎、林覺民、冰心等大量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建筑,被譽為一座龐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館”。
如今的三坊七巷,朱漆的大門,青銅制的門環,飛起的檐角,破敗滄桑中依舊有股大氣,卻抵擋不住商業社會的侵蝕。
為此,福州市全面啟動實施“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初步計劃投入三十余億資金,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五年時間全面完成“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計劃在二00八年春節前形成一定規模的街區景觀及一批重要文物旅游點,使保護修復后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初具形象。
十一日上午火炬傳遞的終點--馬尾羅星塔,早在鄭和下西洋時期的國際航海圖上,就被標識為“中國塔”,是世界航海界著名的一個標志。它就像一把無形的火炬,照亮并見證了近現代福州人民在馬江畔創造的一系列人間奇跡。
馬尾,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和近代海軍的搖籃,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當時遠東最大的工業基地尤其是造船基地,福建船政是中國自制的第一艘鐵殼艦船、第一架水上飛機的誕生地。福建船政學堂培養了嚴復、葉祖珪、鄧世昌、劉步蟾、魏瀚、薩鎮冰、陳季同、王壽昌、詹天佑等一大批精英人才,引領近代中國海軍和工業、科技、教育發展。
專題網站: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