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十八日電 (記者 王歡)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可對社會全面開放的皇家王府建筑群——恭王府,今天收到四川省寶玉石協會捐贈的由俗稱“金香玉”的玉石仿制而成的三件恭王府遺失文物玉雕作品,由此拉開了首屆金香玉學術研討會的帷幕。
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的舉行,這個中國首座反映清代王府文化的國家級博物館計劃在二00八年前正式開放。屆時,除已開放十八年的王府花園外,府邸也將完成維修和部分復建,全面對外開放。
為使恭王府博物館對外開放時能有復原性陳列,其保護管理機構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每年斥資六百萬元面向海內外征集流失文物,并曾先后前往臺灣省、日本、歐洲八國查蹤。據中心文物管理部主任魯平介紹,很多海外華人華僑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線索,目前中心已經征集到四百余件與恭王府年代符合的相關文物。對于那些難以回收,并具有代表性和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的文物,將征集其復制品以供陳列。
今天恭王府收到的佛像、觀音像和鳥形合合器三件玉雕作品,就是四川省金香玉公司以俗稱“金香玉”的蛇紋石玉為原料,按照一九一三年在紐約拍賣的恭王府文物圖錄中的玉器照片仿制的。
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聯合北京大學寶玉石檢測中心共同主辦的首屆金香玉學術研討會也由此開幕。
二00四年,四川省金香玉公司獲得了一塊產于川、陜交界某地的一塊玉石標本,該玉標本能散發出自然的香味。經礦物學研究證實,其為蛇紋石玉的一種,但是其自身所散發的香味成為玉石界專家和學者研究關注的中心。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文學作品中有對散發香味的玉石的描寫,更有“有眼不識金香玉”的民間俗語。究竟此種玉石是否就是古人所提的金香玉,在此次學術研討會上,來自亞洲珠寶聯合會、中國寶石首飾行業協會、地址博物館等專業領域的專家將第一次全面系統的從地質學、礦物學、歷史文獻等多角度對此種玉石進行深入全面的研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