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5日電 綜合新華社、中國青年報及《人民日報-華東新聞》消息,緊張的高考結束了,考生填報志愿、選擇專業接踵而來。粗略統計,目前國內高校有260多種專業目錄和2400多個專業。專家對此提醒考生:當前中國高校專業設置過多過細,考生不僅要考慮個人興趣、專業前景,更重要的是,要警惕高校專業設置的虛假泡沫。
昔日熱門專業今朝冷的發涼
四年前,許多學生考上熱門專業而欣喜,四年后,這些“熱門”專業由于供求失衡,畢業生找工作難。
今年5月30日開始,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考試頻道合作進行的一項調查(共有4680人參加)表明,高校里的熱門專業遭遇滯銷尷尬,前幾年還熱得燙手的法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等專業,這次卻分別以35.6%、31.7%和21.1%的得票率排在“滯銷榜”的3~5位,中文專業(41.5%)、國際政治專業(38.7%)分別占據了前兩位。
在新浪網考試頻道同時進行的一項題為“2006年高考,你準備報考什么專業”的調查(31208人參與)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工學(24.0%)、經濟學(23.4%)和管理學(21.8%),法學以12.0%的獲選率排在第六位。這些在“滯銷榜”中位居前列的專業,在高考考生心目中,依然是不變的追逐對象。
專業多熱門擠
翻開如今的高考指南你會發現,原本一個管理學本科專業,被細分為旅游管理、文化產業管理、項目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等專業,還有許多新專業。
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說,目前高校就專業結構而言,熱門專業過于密集,特色專業、應對就業市場需求專業不夠協調。去年山東對高職部分熱門專業設置進行了統計,結果表明,僅計算機專業就被劃分的五花八門:計算機應用技術62個,計算機網絡技術44個,軟件技術30個,計算機信息管理22個,相加有158個。
主因:一切為了多招生
隨著近幾年高校擴招,新專業猛增。高校爭上新專業基本上分幾種類型:
一是生源撈取型。學校尤其喜歡投資少、見效快、找幾個老師就可以開設的“軟”專業,而對工程技術等需要上設備、上儀器、投入比較大的“硬”專業一般不“感冒”。二是分散就業壓力型。學生集中在幾個專業,會人為造成就業壓力,所以部分學校將專業設置化整為零,目的是自我減壓。三是歷史依賴型。主要以原有專業為基礎,設置一些相關的邊緣專業。四是市場導向型。市場上什么專業熱,就上什么專業。
業內人士分析:“計算機專業前幾年很熱,幾乎每個學校都有這個專業。由于課程設置共性強,難以滿足用人單位多樣性要求,學生到單位后適應期較長。”
“學校的最終目的是多招生,因為連續幾年擴招,學校硬件投入較大,很多學校負債嚴重,從一定程度上說,招生人數就是學校的生命線。”一位高校管理者評論說,“學校發展也要講究經濟規模,一般來說高職院校要達到8000人——1萬人的規模,本科學院要達到2萬人的規模,綜合性大學要達到3萬人的規模,才能維持投入產出平衡。”
專家:建議寬口徑招生
蘭州市考生家長趙新兵在孩子估完分后,開始為填報志愿而到處咨詢。他說:“志愿填得好壞與考試成績同樣重要。但現在傳統的熱門專業就業形勢未必好,新出現的一些專業又叫人拿不準。”
山東省教育廳高教處曾憲文認為,本科階段應該將重點放在通識教育上,專業學習面太窄,會給畢業生就業帶來困難。
一些專家認為,目前較為現實的辦法是實行寬口徑招生,按院系或學科大類而非專業進行招生。新生入學后前兩年上基礎課,大二時可根據學院提供的專業選修課程進行選修,第三年可按自己的興趣特長確定專業方向。這樣,既使學生得到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過早選擇專業而造成盲目性。
延伸閱讀:高校專業設置誰做主
高校專業調整,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社會、市場對于熱門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然而,專業調整到底以何為標準?政府在專業調整中又應該發揮什么作用?在專業設置中,應該如何平衡市場、高校、政府的關系?
《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學校依法自主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教育部已取消了《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目錄》范圍內專業的審批規定,改為備案制,還在部分大學試行了專業自主權試點。但政府還保留對“目錄”外專業與控制性專業的審批權。自主設置專業權并沒有切實落到高校手中。
專家認為,專業設置的權力應下放給學校,這是法律賦予高校的權力。政府包辦專業,只能導致政府的教育負擔越來越重,妨礙了學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但是完全放開,確實需要一段過程。政府要做的工作,一是制定辦學規范,并依據規范指導和監督高校的辦學情況;二是發布社會需求信息,尤其應該充分利用教育中介調查、預測各類需求信息,并及時反饋給高校,促進用人單位與高校、學生的溝通。
目前新增的專業,有很大一部分是往年的熱門專業或急需專業。撤銷專業,高校給出的理由也與就業情況不理想有關。這說明高校設置專業越來越重視社會需求,但從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以就業率定專業生死的傾向,有的地方明確提出就業率低的專業要停辦。
專家認為,專業設置以就業為導向,給大學教育提出了3個問題。其一,就業率能不能準確反映社會需求。比如,目前礦業專業的學生就業難,是否能反映我們不需要礦業人才?高校逐年降低礦業人才的招生和培養;礦業專業學生減少,煤炭工業發展面臨嚴重的人才危機。專家不無憂慮,一旦煤礦行業走上規范發展的軌道,真正懂煤炭資源利用和安全生產的人才要在哪里培養?
其二,高校能否片面根據社會需求來設置專業。現在,大學教育在就業的考量下,“術”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專業設置偏向技能型而非基礎理論教育似乎也理所當然。但如果所有專業都變成了行業對口培訓,培養的就不是人才,頂多只是高級匠人。
其三,學校不斷根據市場調整專業,調整自己的辦學方向,市場是否買賬?有的學校明明以理工科為特色,看見藝考越來越熱,就非要發展藝術類專業。這種做法,不但新增的專業沒有前途,而且自身傳統也會消失殆盡。(張曉晶 宋常青、葉薇、邢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