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包養”時代
隨著央行的“包養”時代終結,轉存款利率下調,郵儲當年因此一項就減少了45%左右的收益。郵儲也必須尋找新的盈利模式,作為儲蓄機構,銀行業務自然就成了轉型的目標。
今年上半年,郵儲的銀行業務試水悄然加速。一位陜西郵政儲匯局的人士對本刊回憶,今年1月他就同數十位同事前往北京的國家郵政局進行培訓,培訓課程包括:信貸業務、風險防范、國際國內金融管理等。一起參加培訓的還有湖北省和福建省的郵儲人員。
參加培訓的三省都在上半年試行了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該業務屬于小額信貸,大致形式是:持有本人或他人郵政儲蓄定期存單的客戶,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在郵政儲蓄網點申請最高不超過存單余額90%的貸款。如果逾期不還,存單將被凍結。
2006年3月29日,陜西第一筆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在商洛成功辦理。這一天,湖北也發出了第一筆同樣的貸款。截至5月初,湖北省郵政儲匯局在全省25個試點網點累計發放貸款407起,累計金額1082.55萬元,日均放貸額超過30萬元。
“這種業務幾乎是沒有任何風險的,存單是郵政儲蓄的,可以做到很好的監控。”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黃秀清說。對于郵政儲蓄而言,這算是邁出了市場化的實質一步。
國家郵政儲匯局計劃在存單質押貸款成熟后,將進一步擴展小額信貸業務,并漸次開展部分存單質押貸款、單戶財產抵押貸款、小組聯保貸款等業務。“其后推行的業務恐怕就要考驗郵政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了。” 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何奇峰說。
風險控制能力可以慢慢學習,但如果郵政儲蓄系統的另一個弊病沒有解決的話,將影響到整個轉型的成敗。“郵儲局本身一直不乏市場化的意愿和沖動,但長期以來郵政儲蓄與郵政企業混合經營,這種體制之下,郵儲僅僅是郵政系統中一粒棋子,一個部門。”黃秀清說。
郵政銀行方案試圖解決這一致命的問題,郵政銀行將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但這還需要循序漸進,按照銀監會部署,首先對郵政儲蓄實施全國統一的分賬核算。并在今年年底之前,建立起獨立的業務和資金核算體系以及相應的賬務管理體系,以準確、完整、全面地反映郵政儲蓄的真實盈虧狀況。
毫無疑問,這輪改革將要把多年糾纏不清的產權關系理清,之后,郵政集團將只能作為郵政銀行的控股股東行使其權力。
然而,目前看來,郵政集團可能是即將成立的郵政銀行的惟一股東,此前傳出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入股郵政銀行的說法并不準確。“從資本充足性的角度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并不強,而且由于3G上馬在即,二者資金需求極大。考慮到郵政銀行的總盤之大,讓這二者進行投資,似乎也無余力。”何奇峰說。那么,誰會是真正的戰略投資人?目前仍未有明確答案。
這樣一來,郵政集團作為郵政銀行目前的惟一股東,必須理清自己的投入,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也容易滋生矛盾。比如郵政儲蓄占用的網點資源,究竟是向郵政集團租賃還是購買,都是懸念。“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如何劃分資產?在以前的電信網通分家過程中,樓堂館所桌椅板凳都要分清楚。”黃秀清說。
另外,就是人員劃分,鄉鎮基層的郵政儲蓄與郵政業務混崗輪作、頻繁換崗已成積習,且相當普遍,如何劃分也是待解之題。
盈利之惑
轉型之后,郵政銀行也許是國內最“干凈”的銀行,幾乎沒有呆壞賬。當然,沒有失敗,也可能僅僅是因為沒有參加比賽。
事實上,橫亙在郵政銀行面前最大的難題就是盈利和風險控制。郵政銀行籌備已久,但目前試點仍囿于存單質押小額貸款,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銀行業務。就目前而言,國內商業銀行盈利模式更多的還是依靠存貸利率差,但是身負巨額存款的郵政銀行卻只能在小額貸款上有所嘗試,盈利之難,可以想見。
5月底,銀監會主席蔡鄂生稱:“(郵政銀行)要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面向普通大眾,特別是為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基礎性金融機構。”
零售業務主要是指對各個人的小額貸款、質押貸款等,而中間業務主要就是代辦業務,如代發工資,代扣代繳、代賣基金等。靠這兩大業務如何盈利,仍是一個懸念。
郵政儲匯局曾對小額信貸資金需求在京郊區展開調查,30%左右的農戶存在著有效需求。2003年的農業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農戶2.479億戶,勞動年齡內的人口為4.8723億人。據郵儲局調查,目前至少有7437萬戶農戶對郵政儲蓄的農戶小額信貸有需求;同時,郵政儲蓄的農戶小額信貸額基本是根據當地人均年收入確定的(一般不超過3倍),2003年全國農民的人均純收入為2622元,那么以此推算下來大約有5850億元的需求。
規模最然龐大,但在國內小額貸款更多以扶貧姿態出現,即便是在此項目上耕耘多年的中國扶貧基金會也只是能做到收支相抵,要想靠此盈利幾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信貸部主任劉冬文對本刊稱,小額貸款對人員的業務素質有很高的要求,發放成本也要比一般貸款要高,需要大量的市場前期調研。“沒有優秀的管理系統和貸款監督機制,想在小額貸款上有所建樹是不大可能的。”
而國內的利率管制過嚴,也讓小額信貸真正的商業化蒙上了一層陰影。小額貸款獲利甚微,因此郵政銀行更希冀由“只注重余額增長”轉變為“大力發展代發工資等中間業務。”
但目前郵儲的中間業務發展并不均衡,業務集中在代理類和銀行卡類。即便是代理類和銀行卡類中間業務,郵儲也僅開辦了其中的一部分。真正能為郵儲帶來利潤的只有綠卡(“郵政綠卡”是郵政儲蓄部門發行的、不可透支的,具有存取款、電子收款系統消費、代理中間業務、網上支付、酒店預訂等多種功能的借記卡)的手續費。“簡單的中間業務如代理工資發放、國債買賣等比較簡單,依靠規模優勢即可達成;而復雜的中間業務對于經營管理和財務技巧要求較多,需要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要想切實地做大做強,不是擁有龐大的網絡就行的。”何奇峰說。
缺乏中間業務所需的專業人才已成為郵政儲蓄后續發展的瓶頸,尤其是高附加值的中間業務的開發、創新和營銷。目前,郵政儲蓄可算國內學歷層次最低的一支金融隊伍,難以提供令用戶滿意的多元化金融服務。
事實上,人員結構已成了郵政銀行未來發展的軟肋,“長期存在于體制內的郵政系統有著其他國有企業的通病,員工隊伍臃腫、關系龐雜,盡管有著龐大的業務網點,但是基層人員的專業素質遠無法與銀行相比。各地郵政儲蓄又面臨著營業場所陳舊、安全設施不夠、混業經營操作環境較差等諸多問題。”黃秀清說。
盡管網絡覆蓋相當廣泛,客戶群也非常龐大,但在最近的一次基金銷售代理爭奪戰中,郵儲的“優勢”卻未得到基金的認同。由于其網點多在縣級以下地區,人均儲額僅為3000余元,顯然與基金的目標客戶相去甚遠。一位基金負責人表示:“基金的投資者定位于有一定富余資金的中高端人群,且具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和一定程度的金融知識,即便是在商業銀行客戶中,能承受的也不多,更何況是‘郵儲’的客戶。”
可以看到,無論是零售業務,還是中間業務都很難真正盤活近1.5萬億的巨額存款。因此,如果僅僅依靠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郵儲的盈利之路并不寬闊。“想要充分利用這么大的資金,惟一的出路是大規模的參與銀行間市場,成為一個資金批發銀行。”黃秀清說。
但這也只是一種設想,郵政銀行究竟應該辦成什么樣似乎仍是一個難題。“郵政儲蓄銀行是否要辦成商業銀行?中國需要的不是多一家普通國有商業銀行,而是一個能夠向不發達地區和偏遠的農村地區提供普遍性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說,“而即使將來能像商業銀行一樣經營貸款業務,根據商業經營的原則,郵政儲蓄銀行也會選擇償還能力強的城市放貸,而不是農村。”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