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中國富煤少油,在近兩年國際高油價的刺激之下,許多企業將“煤的流油”等同于“富的流油”。
由此,眾多的企業打著為國家能源戰略考慮的旗號,讓“煤變油”項目在中國遍地開花,他們歡呼:只要有煤就能變油。但在這背后,巨大潛在風險和環境成本被忽視了。
本刊接觸到的許多專家和研究機構并不茍同這種躍進之勢。難以琢磨的油價,日趨高漲的煤價,以及與國家政策相背離的高能耗、高污染,無一不在為高調進軍“煤變油”蒙上一層陰影。而整體能源戰略的模糊,也讓“煤變油”陷入混亂的境地。
大干快上起事端
“煤變油”的產業化步伐正在加快。
今年5月,民企內蒙古伊泰集團一期16萬噸間接煤制油項目在準噶爾旗奠基;今年2月,神華集團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的煤直接液化油一期100萬噸工程已完成30%。
而早前,山西潞安16萬噸煤基合成油示范廠奠基;寧夏寧煤集團宣稱投資288億元用于煤轉油;陜西則預計投資193億元的煤轉油項目也在榆林運作當中;山東兗礦集團已投資100億元,在貴州建設百萬噸級煤炭液化基地;還將投入95.26億元在陜西煤制油。
然而,上述眾多煤轉油項目除神華、兗礦、潞安三家得到發改委的批準外,其余都是自行其是,業內估計擬建和在建煤轉油項目的資金規模高達千億之巨。有統計顯示:到2020年中國在煤變油項目上將完成4000億元到5000億元的投資,形成年產5000萬噸煤轉油生產能力,并希望藉此徹底解決中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
煤變油是風險極大的能源項目,從中試到產業化,必須經過萬噸級示范項目試驗。據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一位人士對本刊介紹,建萬噸級“煤變油”示范廠,需6億~7億元投資,這個規模并無效益。若產生效益需百萬噸級,其裝置需要投資上百億元。
這些龐大的數字并沒未讓眾多希望快步上馬的企業警醒。先下手未必就強,很多企業的現實境遇遠非其想象得那般美好。
蜂擁而上的背后是另一幅光景:自1999年就開始運作的河南平煤的平頂山50萬噸煤變油項目,曾經和殼牌合作間接煤轉油,最終卻因煤種不適合采油,被迫擱淺;“十五”規劃中的黑龍江依蘭的直接液化項目,由于沒有得到國家進一步批準,處于停滯狀態;中國第二大煤變油項目,云南先鋒100萬噸煤變油,盡管云南省政府對項目寄予厚望,但終因資金匱乏四處奔波,削減多個配套項目后依舊無人問津。
這些項目大多受制于三個因素:一是資金,沒有充分預期到滯后期資金難以為繼;其二就是技術,由于煤變油的很多核心關鍵技術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大部分匆匆上馬的企業需要大量進口設備,引入技術,這使得“煤變油”在硬件上“受制于人”;其三就是管理層的態度,發改委在“煤變油”上態度不明朗,很多企業試圖以工程倒逼審批。
事實上,“煤變油”的“大干快上”背后是中國整體能源戰略的爭論:究竟中國向怎樣的能源結構邁進。“中國的能源規劃并不清晰,導致世界能源市場也不清楚中國需要什么。國際投機者借機炒作,現在我們大規模‘煤變油’,通過消耗自身資源影響了世界能源格局,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油價下降了,煤價又被炒起來了。”中國能源網執行副總裁韓曉平對本刊說。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