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五月二十五日電 題:兩岸大學生江南水鄉奏絲竹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音樂就像一座特殊的橋”,來自臺灣的大學生民樂手鄭雅蕓在上海告訴記者。身著粉紫色“唐裝”的她笑言,透過江南絲竹,可以感覺到兩岸的文化其實是相融相通的。
二十五日,臺中逢甲大學的數十位民樂才俊與上海財經大學的民樂高手,攜手同游位于上海老城廂的“江南名園之冠”——豫園,并在上海博物館內體驗吳越之地的文化雅韻。他們還將前往水鄉古鎮朱家角,探訪粉墻黛瓦的枕河人家,一路“切磋”絲竹技藝。
古人講求“高山流水”,以樂會友。一年前,上海財大民樂團首度造訪寶島臺灣逢甲大學。上海笛手卞同學告訴記者,臺灣學生特別熱情,大家沒有距離感,感覺就像一家人。時隔一年,兩所大學的民樂手于上海重逢,實現了在江南水鄉奏響江南絲竹的心愿。
絲竹聲聲,講述著華夏民族的各地風情。此番在上海財大校園內,臺灣學生以鑼鼓和嗩吶演繹黃土高原的民樂《喜慶》,用蘆笙吹出齊魯大地的小調《迎春》,用胡琴、柳琴奏響蒙古族曲《歡樂的邊塞》,而最具江南韻味的曲目當數《水鄉歡歌》。
上海的大學生更驚訝于臺灣同齡人擅用民樂“寫意”寶島風情。如歌的二胡、悠揚的笛聲,原來訴說的是一派好山好水,曲名就叫《臺灣追想曲》。載歌載舞的阿美族樂曲《賞月》、《杵舞》也被臺灣學生搬上舞臺。
古箏、琵琶則是大陸學生擅長。身著亮黃色“漢服”的大陸美女樂手,成為臺灣大學生矚目的焦點。“可以合影嗎,你彈得很動人,衣服也好漂亮!”身著黑色“唐裝”的男樂手們在后臺雀躍。 逢甲大學“雅風國樂社”領隊賴炎卿感慨,團里的孩子幾乎全部是首度“登陸”,自己也是二十年后再返大陸,探訪江南絲竹的發祥地,一覽青瓦白墻、水上人家,可使臺灣青年樂手們對曲目不再“望文生義”。
作為兩所大學間校際交流的見證者,賴領隊表示,兩岸大學之間,以往是以教授級的學術交流居多,如今學生社團的民樂活動,也成為溝通的主題之一。他坦言:“兩岸語言相通,學生們在民樂技藝上的互動,其實也是取長補短,提升學風,對年輕一代很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