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7日電 在今日(17日)上午國臺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臺辦經濟局劉軍川副局長首先介紹了促進兩岸交流和惠及臺灣同胞的15項政策措施的近期發展情況。
劉軍川表示,今年4月15日,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陳云林在兩岸經貿論壇閉幕式上受權宣布了促進兩岸交流和惠及臺灣同胞的15項政策措施,其中涉及兩岸農業合作和擴大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政策措施有7條,這些政策措施必將對促進兩岸農業合作和增進臺灣農民福祉發揮重要作用,受到了包括廣大臺灣農民在內的兩岸同胞及海內外輿論的高度肯定和普遍歡迎。
為了盡快將這些利好于臺灣農業和農民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兩岸經貿論壇閉幕以來,大陸各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積極采取措施,認真抓緊推動。例如:
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公開邀請臺灣有關農漁業民間行業組織和臺灣主管部門委托的民間機構,于5月上旬一同前來與大陸就落實臺灣部分蔬菜、水產品進口零關稅的技術性問題進行協商;
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允許新增的產自臺灣地區的4種水果和11種蔬菜自5月1日起進入大陸,并制訂了臺灣農漁產品銷往大陸的檢驗檢疫便利措施;
海關總署制訂了臺灣農漁產品銷往大陸的通關便利措施,抓緊做好實施臺灣部分蔬菜、水產品進口零關稅的技術準備工作;
供銷總社積極做好組織農產品采購團赴臺采購的籌備工作;新批準設立的廣東佛山、湛江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廣西玉林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均已掛牌運作,等等。
劉軍川表示,大陸方面將忠實履行對臺灣同胞作出的承諾,努力把促進兩岸交流和惠及臺灣同胞的政策措施辦實辦好。我們歡迎廣大臺灣同胞與我們一起共同推動落實好這些政策措施,兩岸同胞攜手促進兩岸農業互利雙贏。
劉軍川并指出,自去年以來,在大陸陸續出臺惠及臺灣農民的利好政策帶動下,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臺灣農產品在大陸擴大銷售的勢頭發展良好,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農產品銷往大陸運輸時間長和運輸成本高等問題,影響了臺灣農產品在大陸市場銷售的競爭力。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大陸方面已經開放臺灣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和建立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并配套出臺了相關優惠措施的同時,急需通過兩岸民間組織進行協商,盡快實現臺灣農產品采取直航方式從臺灣本島運往大陸,以減少損耗和降低成本。兩岸有關民間組織還應盡快就臺灣農漁產品進口零關稅所涉及的原產地認證、檢驗檢疫等技術問題進行協商,以利對臺灣部分蔬菜和水產品進口零關稅措施早日實施。
劉軍川表示,當前兩岸農業合作正處于一個新的發展熱潮之中。兩岸農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加強兩岸農業合作,有利于發揮各自優勢,互利互惠,完全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我們將繼續努力推動臺灣農產品在大陸擴大銷售,采取措施防止假冒原產品臺灣的農產品,依法維護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正常秩序。我們歡迎臺灣農業界的朋友來大陸發展,努力為他們在大陸創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服務。我們愿意與臺灣農業界的朋友一道,努力推動兩岸農業領域多層次、多渠道的交流與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共謀發展,共同繁榮。
今日的發布會仍由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李維一主持,同時與會的還有海關總署關稅征管司高融昆司長,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動植物檢疫監管司盧厚林副司長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