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四月二十二日電 題:山西崛起在擴大對外開放的大路上
作者 張墨
二十八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融入世界經濟。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使得任何一個區域經濟都必須在與世界的交往與互存中發展,任何一個區域的資源都只能在國際化的配置中追求最優化。中國這么做了,山西也在這么做。
想發展必須大開放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考察山西時曾指出:“像山西這樣的中部省份,要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首先是各級領導干部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勇于探索,開拓進取,把握事業發展的脈搏,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使思想認識更加符合客觀實際和人民愿望,使各項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隨后,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山西考察時也同樣指出:“山西作為一個內陸省份,必須高度重視對內對外開放,就是既要面向世界開放,又要面向其他省份開放,一個推進改革的山西、一個對外開放的山西是有前途的。”
中國兩位高官的指點,山西人根據山西自身的條件,以及多年來的經驗,最后得出結論:在千帆競發的跨越年代,開放不足是制約山西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傳承昔日晉商精神財富,借鑒時下外鄉人成功經驗,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是推進未來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要實現“十一五”的目標,山西必須在更廣領域、更高層次擴大對外開放。
勾畫出宏偉的藍圖,山西便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變革,于是,二○○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山西省對外開放工作會議隆重開幕。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八屆七次全會精神和在擴大對外開放上實現新突破的要求,對全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作出全面部署,用大開放為實現又快又好發展和跨越式發展注入活力、增添動力。
創好環境引取資金
“十一五”期間,山西省要實現GDP每年增長百分之十的目標,在未來五年內,全省至少需要完成一萬六千億元的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這比“十五”期間的五千九百億元投入增加了一萬余億元。
如此大規模的投入,資金從何而來呢?從山西省長于幼軍開列了一份投資“明細清單”表明:除了地方財政自籌,國有、民營企業自有資金投入以及國家、地方金融機構支持這幾個渠道外,有六千余億元的投資需要依靠招商引資來完成。這其中包括要打通省內國有、民營企業到海外上市募集資本,海內外各種基金投入,項目引資三個重要招商引資通道。
讓外資為山西“十一五”發展“埋單”,這一全新思路在破解制約山西省“十一五”發展資金難題的同時,也給全省今后的招商引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如何提升山西省利用外資的規模和質量,是山西省擴大對外開放的中心環節,也是最關鍵、最核心的任務。
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曾鄭重承諾,山西將在“開放投資領域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凡是國家沒有明確禁止外資進入的行業、領域,都要向外資開放,凡是國家承諾對外商逐步開放的投資領域,都要逐步向外商開放,凡是有礙于外商合法投資的政策限制和條條框框,都要及時清理、堅決打破”。
于是,山西吹響全面開放投資領域的號角。在即將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定》也突出明確了山西省“十一五”時期招商引資的重點。
根據《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定》:今后,山西省將主要圍繞發展煤化工、裝備制造、新型材料、旅游文化與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特色農業和農畜產品加工業開展招商引資,同時積極引導省外、國外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山西省各市縣政府、各部門應堅持擴大招商引資的三個原則:要堅持招商引資與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相結合,鼓勵優勢企業大力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引進資金、技術設備、人才、管理,提升產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要堅持把招商引資工作同國企改革相結合,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國有企業改制、改組、改造,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產權制度改革和主輔分離、輔業改制;要堅持把招商引資同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相結合,積極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向外商轉讓股權、產權和在境內外上市,擴大規模,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招商引資是擴大對外開放的中心環節,需要山西人齊心協力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和環境,力求招商引資取得突破性進展,推進山西省對外開放新局面的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