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有一套好的扶持政策,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保障。這20多個村鎮之所以發展得又快又好,還得益于黨的富民政策。無論是劉莊這樣的老典型,還是西滑封、西辛莊、楊樹溝等近些年發展起來的新典型,各級黨委、政府都在他們發展的關鍵時期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和支持。正是由于黨委、政府的扶持政策,才使老典型歷久不衰,新典型不斷涌現,一些貧困落后的村莊改變了面貌。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農村的發展,從1978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近些年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重要方針,特別是近幾年推行農村稅費改革,進而免征農業稅,都極大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河南農村人口多、農業比重大,特別是大多數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比較緩慢,如果沒有各級黨委、政府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單靠農村和農民自身發展,實現建設新農村的目標將非常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落實好中央的支農惠農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保障。
要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上加大政策扶持。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任務,繼續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強化行之有效的支農政策,重點在“多予”和“強化”上下功夫。繼續貫徹落實好“兩免三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確保財政每年對農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從政策上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業農村信貸投放力度,切實改善對農村的金融服務,在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項目安排上要重點給予支持。
要在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上加大政策扶持。加強對農村公路、電網、通訊、廣播電視、安全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物力和資金改善農村的生態和人居環境;積極探索政府扶持引導、農民自愿參與的村莊治理的有效機制和辦法,把治理重點放在解決村內道路、給排水設施、垃圾處理、人畜混居等突出問題上,在資金、實物等方面給予扶持。
要在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上加大政策扶持。擴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的覆蓋面,加快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著力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兩年內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課本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加快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財政上要較大幅度提高補助標準,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加強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醫療衛生救助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五保戶”供養、特困戶救助、農村災民補助等社會救助體系,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滿足農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精神文化需要。
要在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上加大政策扶持。充分利用農業結構調整資金,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加大對農村龍頭企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要認真清理不利于農民進城就業的政策和法規,鼓勵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加強對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有計劃、有組織、分專業地進行大規模勞務輸出。要加大勞動保障的監察執法力度,從源頭上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又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必須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步推進。中央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從資金、技術、物資、人才等多方面出臺了扶持政策,落實好、運用好中央的扶持政策,需要我們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就河南而言,“五個一”工程既是對農村典型經驗的總結,又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它們是有機統一的整體,缺一不可,相輔相成,融合于建設新農村的整個進程。只要我們著力推進“五個一”工程,保證中央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就能夠使新農村建設成為惠及廣大農民的德政工程、發展工程、民心工程。
(原載《求是》雜志2006年第5期,轉自河南報業網)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