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字說話最有說服力”
在楊超的辦公室里,有100多本記著各種數據的工作日志。從裝備圖紙設計到生產、試驗現場,從隨艦出海到跟機試飛,裝備到哪兒,他跟蹤記錄到哪兒。數以千萬計的各種數據,是他科學打造精良裝備的印證。
某型電子戰裝備上一個備件,承制方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生產,經檢測人員測試,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楊超提出要把備件裝到整機上做運行試驗。承制方認為這是“多此一舉”。楊超耐心說服對方,并和他們一起做試驗。結果出人意料,備件不合格。楊超從整機試驗數據中找出了當整機運行達到一定溫度時,備件功能失效的原因。在數據面前,承制方重新設計生產了符合實戰環境溫度的備件。
“用數字說話最有說服力。”楊超以這次備件試驗失敗為契機,舉一反三,又推出一項提升裝備可靠性的舉措:所有裝備的一釘一鉚,不僅要裝到整機上做實際環境試驗,還要到艦艇、飛機上做實戰環境試驗。
在楊超心目中,數字是裝備的生命。從數字中既能發現問題,又能解決問題。多年來,從他手中交付部隊的每一件裝備,從體積、重量到各項性能指標,都有完整的數字記錄。
這一年7月,新型艦載電子戰裝備進行海上試驗。試驗接近尾聲時,有一種設備突然發生故障。試驗被迫中斷,軍艦準備返航。這時,負責這次協調工作的楊超向專家建議,最好在現場找出故障原因。他清楚,為了這次試驗,投入的配合兵力、裝備量大,一旦試驗終止,不但給國家帶來經濟損失,而且直接影響裝備交付時間。
建議被采納后,楊超和技術人員一起對故障設備進行分解、測試,對試驗數據逐一計算、驗證。3個小時過去了,故障仍未排除。楊超從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中找出這套設備出廠試驗和陸上試驗的各種參數,與海上試驗參數作對比,很快找到故障原因,并及時排除了故障。現場總指揮親自為楊超請功,理由是:沒有楊博士的數據就沒有這次試驗的成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