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六日電 題:中國油價調整變式“組合拳”
中新社記者 于晶波
近時坊間頻傳的成品油調價消息今日終于得到證實。
主事價格調控的權威部門——國家發改委最新宣布,今日零時起,將汽油和柴油出廠價格每噸分別提高三百元人民幣和二百元。
與漲價消息同時進入公眾關注視野的則是一條積極訊息——中國將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給予補貼。
官方明確,對種糧農民,將通過綜合直補予以補償,對消化確有困難地區的農村道路客運經營者,亦可給予適當補貼。
在中國為資源價格改革年“大戲”密集鋪陳前奏及成品油定價新方案悉心醞釀之際,這條訊息所傳遞的信號值得關注。
去年是中國油價的頻密“調整年”,全年共六次(五升一降)調整成品油價格,平均每兩月即一次。
然而,去年的調價方案似未具體關涉對弱勢群體的補助問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過往出臺的調價方案基本是“就價論價”的單一方案,而與此相并行的則是,民間和學界有關石油調價方案應告別“就價論價”的響亮呼聲。
作為國民經濟的上游產業,中國資源產業傳導鏈長,影響面廣,因此,在各項價格改革中,資源價格改革無疑是項系統工程,而與社會民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成品油價格調整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可以預見的是,成品油提價不僅會增加有車族的支出,還會影響到種糧農民、漁業、林業、城市公交等方方面面。
故此,改變“就價論價”的政策風向,建立整體性和協調性輪廓鮮明的綜合配套調價方案,打出政策“組合拳”,有效疏導成品油漲價的社會影響無疑是明智之舉。
而放寬視野,在中國的資源價格改革年“改革長卷”鋪展之際,擯棄“就價論價”顯得更為迫切而重要。
根據官方透露的信息,除了油氣改革外,水價、電價、地價亦將成為今年的資源價格改革重點。
眾所周知,中國貧富差距較大,生活在收入金字塔底層的民眾仍為數眾多,社會各階層對資源價格上漲的承載能力顯然參差有別,因此,在當下這個開展資源價格改革的密集時段,配套推出整體性和協調性兼備的綜合定價方案對構建和諧社會無疑大有裨益。
客觀而言,此次油價調整“就價論價”政策風向的改變是一個積極的開始。以此為發端,中國進行更為縱深的價格改革應能減少多重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