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正當其時?
“企業一直都在準備,但是每次都是有一點動向,媒體就炒作一下,股市就波動一下。這樣對于股市的發展非常不利。”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對本刊記者說。
左小蕾認為,股改初期,脆弱的市場極不穩定,風吹草動就下跌不止。管理層決定暫時停止新股發行和其他融資擴容活動,“是穩定市場的權宜之計。”
而“與2004年不同的是,經過一系列的整頓和治理,以及自去年開始的10個月的股權分置改革,市場形勢已經日趨穩定,完全具備新股發行和再融資的承受能力。”左小蕾說。
左小蕾向本刊記者進一步分析說,市場合理穩定體現在兩個指標:一是合理的指數水平的相對穩定。自股改以來,指數大多數時間是在1100點上下到1200點上下徘徊,不管宏觀形勢的變化,還是許多制度建設方面的利好政策的推出,都沒有令市場的上下遠離這個區間。
第二個指標是市盈率。有不少分析顯示,滬深兩市的平均市盈率在16~18倍之間,這與香港市場的市盈率已經相當接近。
關鍵是,曾經被視為“海歸”最大問題的股票定價,現在已經不再被境內投行看成是主要問題。因為原來境內外的估值體系完全不同,股改后國內估值體系發生很大變化,而且經過多輪市場調整,A股已經下跌了很多,估值基本與境外接軌。
根據香港證監會發布的最新一期季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在31家同時發行A股及H股的內地企業中,A股較H股的加權平均溢價大幅縮窄至22%。而在2000年年底時,A股對H股的加權平均溢價高達830%。
證券分析人士向本刊指出,近年來A股、H股股價不斷趨于“并軌”的趨勢,有利于促進內地企業同時發行A股及H股,同時也將刺激更多資金投資中國內地股市。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肇越認為,H股公司向內地市場的回歸是一個市場行為,但是其意義遠不只如此,它意味著國內資本市場向國際資本市場一體化的靠攏。
對于大量在港上市的國企意欲海歸是否會對香港造成影響,香港交易所主席李業廣信心十足,“香港上市的優質國企在內地A股上市,不會影響本地資本市場的融資地位。由于兩地市場運作及結算貨幣各有不同,故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決定是否在內地上市。”李業廣對媒體表示。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肖耿希望,通過制度創新將上海和香港兩地資本市場的競爭轉變成一個雙贏的結果。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資本市場的發展關鍵在于加大競爭,只有競爭才能降低風險。他說,雖然上海和香港的資本市場有競爭,但這個競爭并不充分。其中一個非常關鍵,也是非常不合理的問題就是中國內地的投資者不能買中國最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接下來的問題是,相關管理層什么時候才能解禁新股發行?左小蕾認為,管理層要明確政策和時間表,不必被“新股發行價值中樞下移”誤導;市場要形成預期,不要再“挾指數以阻止新股發行”。
在左小蕾看來,以阻止優質公司上市的方式穩定“價值中樞”,是強迫資本套在劣質股票上,是對劣質公司的保護,是資源的最大錯配,是以犧牲投資者利益為代價的。“沒有新的力量,就難以推高市場。我們不要再用舊的心態來阻礙市場的發展,是時候給新股發行解禁一個時間表了。”左小蕾對說。
稿件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謝良兵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