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深化財稅等改革,促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是稅收制度改革成效明顯。進一步完善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方案,研究明確了東北地區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稅收政策,為下一步全面推開增值稅轉型改革積累了經驗。認真研究個人所得稅調整方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自2006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工薪收入費用扣除額由每月800元提高至每月1600元,同時擴大納稅人自行申報范圍,加強對高收入者的征管。進一步研究完善了新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和消費稅政策的調整方案。此外,根據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負擔機制。自2005年1月1日起,各地出口退稅超基數部分中央、地方負擔比例由75∶25改為92.5∶7.5,減輕了地方負擔,促進了外貿發展。二是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向縱深拓展。在中央和地方全面推進部門預算改革的基礎上,穩步推進了中央部門實物費用定額改革試點,實施了項目預算滾動管理,增強了預算編制的統一性、完整性和公平性。加強財政撥款結余資金管理,穩步推進績效考評試點工作,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非稅收入管理,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取得了新進展。2005年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擴大到所有中央部門,將3300多個基層預算單位、3700多億元財政資金全部納入改革實施范圍,有非稅收入的中央部門也全部納入了收入收繳管理改革實施范圍;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本級,以及200多個地級市和500多個縣實行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央和省級政府已經完成了政府采購管理與操作機構分設、職能分離的任務;全國政府采購規模達到2500億元,比2004年增加了364億元,資金節約率達11%。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同意,從2006年起,采取國債余額管理方式,提高國債管理的透明度,防范財政風險。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已開始在6個中央部門以及5個省市模擬試點,效果較好。“金財工程”建設步伐加快,財政核心業務系統開發應用力度加大,并初步形成了縱向連接中央、省、市(地)三級,橫向連接同級相關職能部門和預算單位的網絡體系,為財政管理實現信息化奠定了基礎。三是大力支持國有企業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2005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219億元,支持116戶國有企業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安置職工55萬人。第二批74戶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順利推進。大力支持國有企業改組改制和債轉股改革,推動電力、電信、鐵路、民航、郵政等行業改革,出臺了支持企業改組改制、分離辦社會、債轉股等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出臺了調整紡織品出口結構、化解貿易摩擦的出口關稅措施,支持紡織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大力支持金融體制改革創新,重點支持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進行財務重組和改制上市,加強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定并落實了保險、證券以及資本市場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中央財政安排保值儲蓄利息補貼29.31億元,推動和支持29個省(區、市)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四是積極推進住房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積極運用稅收政策遏止投機性炒房,促進了住房價格的基本穩定和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六)積極推進依法理財,加強財政監督管理。一方面把依法理財、規范管理、嚴格監督和建設法治財政貫穿到財政工作的各個方面和環節,不斷強化財政自身監督;另一方面,落實全國人大有關決議和審計意見,認真分析研究,采取措施整改。一是財政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全面實施《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制定《財政部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實施意見》。積極推進《預算法》、《財政轉移支付法》、《稅收基本法》、《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等主要財政法律法規的調研起草和修改工作。結合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對財政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了全面清理,共取消行政審批項目39項、調整審批項目6項。二是會計基礎工作不斷強化。積極推進會計準則、審計準則國際接軌和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加強了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和誠信建設,統一組織實施了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和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三是財政監督不斷深化。突出社會關注的重點資金監督,積極推進有效性監督,財政監督機制不斷健全,財政監督效率不斷提高。2005年共查處有問題資金606億元,核減和收回財政資金159億元,征收監繳中央非稅收入266億元。四是整改工作不斷加強。國務院對于全國人大有關決議和審計報告所提意見和問題高度重視,要求各部門和有關單位自覺接受審計監督,認真落實審計決定,堅決糾正存在的問題。目前,各部門和有關單位已認真進行了整改。審計發現的中央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大部分已得到整改糾正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截至2005年10月底,已上繳財政各項資金11.83億元,完善各項制度規定472項,有121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有關整改情況國務院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
2005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回顧過去的五年,國家財政面貌發生了新的變化,主要是:國家財政實力不斷壯大。全國財政收入連續突破2萬億元、2.5萬億元和3萬億元大關。“十五”時期全國財政收入為11.5萬億元,比“九五”時期增加6.4萬億元,增長126.5%,其中中央財政本級收入增長141.5%,地方財政本級收入增長111.3%。“十五”末2005年全國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17.3%,比“九五”末2000年的13.5%上升了3.8個百分點。全國財政支出為12.8萬億元,比“九五”時期增加7.1萬億元,增長124%,其中中央財政本級支出增長109.5%,地方財政本級支出增長130.5%。財政收入增長的穩定性和協調性進一步增強,財政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財政宏觀調控作用不斷增強。根據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相機調整并順利實現了積極財政政策向穩健財政政策的轉變,促進了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認真總結財政政策實踐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了基本適應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供求總量基本平衡但結構不均衡等不同經濟運行形態需要的,包括目標定位、政策組合、時機選擇、組織實施等一系列要素在內的財政宏觀調控體系。以人為本的公共支出體系不斷完善。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大力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不斷減少并逐步退出對一般競爭性、經營性領域的財政投入;大力支持義務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衛生等公益性社會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向困難地區、行業和群眾傾斜,注意解決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財政支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公共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積極推進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增值稅轉型、個人所得稅及所得稅收入分享改革,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其他方面經濟體制改革;推動財政法制建設、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轉變財政監督方式,進一步健全了公共財政管理框架。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運行和預算執行中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財政保障能力仍需提高。如對“三農”、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投入力度仍需加強。二是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進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大。三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步伐仍需加快。部分地區基層財政還比較困難,基層政權保障和公共服務能力有待增強。四是經濟運行中仍有不少來自其他領域的顯性和隱性負債,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的任務仍十分艱巨。五是預算制度和財政管理制度改革仍需深化,財政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和透明度仍需不斷提高。國務院高度重視這些矛盾和問題,要求財政部和有關部門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解決。我們將增強緊迫感、使命感,加快公共財政體制建設,健全科學決策機制,著力深化改革,優化支出結構,不斷提高財政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