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三月九日電 (記者 路梅 陳立宇)臺灣民樂團體采風樂坊成立十五年之際,推出加入現代音樂劇場元素,配合舞臺、燈光、道具,用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音樂劇《十面埋伏》,以樂曲講述楚漢相爭的歷史故事。
據介紹,《十面埋伏》原是琵琶獨奏的古曲,表現的是楚漢相爭之時,劉邦與項羽在垓下決戰的情景。而采風推出的《十面埋伏》將故事拓展,分為十個段落,依次為:序曲-蕭索、虞姬-懷春、情關-愛戀、鴻門宴-心機、士兵-四個夢、怒-雷火、劉邦-狡猾、項羽-沖動、戰場-十面埋伏、緣滅-烏江悲歌。除了戰場一段演奏《十面埋伏》原曲以外,其它均為樂坊團長黃正銘的全新創作。
黃正銘稱,全場將使用琵琶、古箏、嗩吶、笛、阮、太鼓、鑼、揚琴等十多種傳統樂器,配合燈光、道具等強化舞臺效果,除了琵琶以坐姿演奏外,其余樂器全部站立演奏。黃正銘表示,該劇與其他音樂劇的不同之處是沒有專人來飾演角色,而是以樂器為主角,以音樂塑造人物,以演奏家的肢體語言來烘托人物情感變化。
臺灣采風樂坊成立于一九九一年,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各種創新嘗試。黃正銘表示,《十面埋伏》既堅持傳統,又顛覆傳統。堅持的是傳統的樂器、傳統的曲調元素,顛覆的是傳統樂器的演奏形式和表現內容,“《十面埋伏》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一出音樂劇,我把它稱作‘傳統東方器樂劇場’。”
據了解,該劇經過一年的籌備,已先行在臺灣宜蘭、高雄等地巡演,觀眾達九千多人次。十日起將在臺北“城市舞臺”演出的四場售票也過八成。在目前臺灣民樂票房平均上座三成的演出市場,尚屬鮮見。
黃正銘表示,若有合適的機會,愿把《十面埋伏》呈現給大陸觀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