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二月二十一日電 臺北消息:《工商時報》發表社論指出,臺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社會危機,道德日益淪喪,價值觀嚴重扭曲,集體的失落讓臺灣社會快速地向下沉淪,并呼吁島內政治領袖正視這一問題。
這篇題為《朝野領袖應正視臺灣社會的危機》指出,島內治安問題愈來愈惡化,過去擄人勒贖多數有特定對象,找富商巨賈或者有地位、有財力的對象下手,現在則出現隨機擄人勒贖的病態犯罪事件;在電影院上演的警匪街頭槍戰,流彈四射的暴力劇情,也成為臺灣現實社會經常出現的街頭場景。至于搶劫、兇殺等重大刑事案件更是無日無之。人民除怨嘆治安敗壞、政府無能之外,也只能無奈地面對恐懼,自求多福。
社論說,人與人間的信賴關系也受到嚴酷的考驗。家暴案件快速孳長,因家暴受傷或死亡的人數一年達數百人;虐童案件也直線上升,去年經通報的虐童案件將近一萬人;甚至兒童遭到長輩性侵的案件也層出不窮。社會上愈來愈多的人倫悲劇反映出傳統倫理價值觀念正快速地崩解。
社論指出,人心的疏離,讓很多失意、失志的人受到感染,喪失了生存的勇氣,導致自殺事件的暴增。據統計,近年來臺灣自殺死亡率直線上升,二〇〇四年有三千四百多人死于自殺,死亡率達每十萬人有十五點三人,為十年前的二倍半。上個月全臺灣自殺送醫人數達到六百八十余人。更令人憂心的是,最近自殺年齡層也愈來愈低,而且攜伴帶小、全家自殺的案例愈來愈多。
社論認為,這種種病態現象,其實反映的是臺灣社會的集體失落,人們看不到希望與未來,生活沒有方向感,甚至喪失了生命的意義與生存的價值;集體失落也讓人性的丑陋面、黑暗面掩蓋了理性、善良與對生命的尊重,因而淪為暴力、犯罪乃至自殘的淵藪。
為什么臺灣會出現集體的失落?社論說,與這幾年來島內政治對立導致社會的分崩離析,以及經濟失序造成社會的相對剝奪感,息息相關。民進黨執政以來,朝野互信蕩然無存,對立情勢不斷升高,加以部分政治人物肆意操弄族群意識及統獨爭議話題,讓社會陷入不理性的對立分裂,人民的情緒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動員中受到激化、扭曲;浮動的情緒及潛藏的敵意與猜忌,徹底撕裂社會和諧互動的基石,讓人民的價值觀受到根本的扭曲與改變。
另一方面,朝野對立及政治掛帥,導致臺灣經濟發展問題受到嚴重的忽視。最近幾年,島內經濟成長大幅減緩,每人平均國民所得遲遲未突破一萬五千美元的關卡,人民薪資所得更是不增反減;加以失業率攀升,很多人備受關廠、減薪、裁員的威脅;再加上當局政策的偏差,讓貧富不均的問題日益惡化,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增加。政商關系的不正常發展,讓人強烈懷疑政府將龐大的公有資產、公營事業及行庫以不透明的方式移轉到財團的手里,這也是加深階級對立,造成社會集體失落的另一個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