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一季的SL山口號蒸汽老火車,將在初春的三月再度上路。從西京都“山口”出發(fā),仿佛行駛于時光隧道,載你往江戶時期繁華的小京都“津和野”。老火車像個慈祥老爺爺吐著團團煙霧,訴說著小城與小城的故事。
西京都 山口大內(nèi)文化
蒸汽火車喔~喔~鳴叫,連接著63公里遠的兩座古城,起點就在山口。
十二到十四世紀大內(nèi)家族所統(tǒng)治的山口,是日本西部第一個文化城。連年的內(nèi)戰(zhàn)動蕩把京都的藝術(shù)家、學(xué)者、僧人、貴族,都蕩到了山口城;菁英匯聚形成繁華的大內(nèi)文化稱為“西京都”。
日本最美的琉璃光寺五重塔
“山口”有座全日本最美的五重塔。六百年歷史的塔,封存著26代藩主大內(nèi)盛見對哥哥的悼念。
濕意濃重的早晨,五重塔最美。遠看塔,在琉璃光寺的日式庭園中矗立,輕柔迷霧與繽紛森林簇擁,春天淡彩櫻花的粉嫩,秋天則妝點楓葉的火紅。這美仍不夠,塔前的水池將美麗再復(fù)制一份,映成倒影。近看塔,是另種震懾人心的高聳;但你還得蹲低些觀賞塔底,十幾根柱子中唯獨中央的通心柱插入地底,一柱擎天20.6公尺的大原木,一層層架上五層木造建筑,卻沒有半根釘子,獨特的建構(gòu)讓高塔站了六百年,沒被地震摧倒。再站起身退幾步,仰頭看那塔頂并沒有瓦片,卻是難得一見的檜木皮屋頂。
五重塔的細致,顯露了大內(nèi)文化的輝煌。
雪舟庭庭園山水與大內(nèi)漆器
在動蕩的時代,禪宗高僧雪舟也來到了山口。受29代藩主大內(nèi)政弘之邀所建的雪舟庭,以簡潔有力的巖石、小池布局,納入周圍的竹林與樹木當(dāng)背景,“畫”了一幅庭園山水,你必須靜下心,以盤坐的高度坐在屋前欣賞,才能在富士山、中國五岳名山的造景中體驗禪的意境。
大內(nèi)文化的精髓也表現(xiàn)在漆器上。為了安撫來自京都的愛妻思鄉(xiāng)之情,24代藩主大內(nèi)弘世大量引進漆器等多種京都文化。在漆器店里,你可以嘗試把大內(nèi)家族的家紋“大內(nèi)菱”圖案DIY貼在自己的漆筷子上,或是挑選一對可愛的人形玩偶,一對對圓滾的木玩偶甜甜的笑,讓人想起大內(nèi)氏對妻子的甜蜜呵護。
特色美食
◎山口美食 瓦面與櫻花酒
戰(zhàn)爭時期,山口地區(qū)常以瓦片代替鍋具烹煮面條。現(xiàn)代以鐵板代替瓦片,成了山口地區(qū)懷石料理的一道名菜。將燒烤后的綠茶面伴入湯汁食用,吃法與涼面差不多。最好吃的部分是底層面條與瓦片接觸,燙烤成香脆的口感。另外,山口地區(qū)特產(chǎn)“櫻花燒酒”,是取櫻花花瓣上的酵母釀酒,味道香醇。
百年蒸汽老火車 SL山口號
山口往津和野全程有十個車站,蒸汽火車只在周末假日來回一班。從山口你可以選擇最南端的小郡“新山口”車站出發(fā);或是從暖呼呼的溫泉起身往湯田溫泉站上車;或選擇最古老的山口站欣賞火車舊照片,展開火車之旅。
拿穩(wěn)相機在月臺上擺好架式,捕捉C571型火車頭進站的畫面;之后往指定的車廂尋找座位,先不急著參觀車廂,二小時的車程足夠慢慢欣賞。
欣賞車窗外的流動風(fēng)景
一身烏亮的SL山口號火車有“貴婦人”的雅稱,一出動仿佛名模登場,車內(nèi)、車外的人全成了攝影師,快門聲此起彼落。車窗外流動的風(fēng)景,在山谷與田野間變換,嫩綠的稻田、青翠山巒、孤零的房舍,還有火車吐出的團團煙霧,不斷向后奔逝。更有慕名遠來的火車迷夾道恭迎,守候在隧道口、橋梁等取景美麗的拍攝點,捕捉火車疾駛的剎那。
逛游車廂里的懷舊古味
看足了風(fēng)景再逛逛五節(jié)各具特色的車廂。明治風(fēng)車廂古樸的電燈與咖啡色座椅寧靜而幽雅;大正風(fēng)車廂在藍色燈光映照下,浸潤著大正時代的浪漫氣息;昭和車廂則以古典燈飾與褐色座椅,營造懷舊氣氛;華麗的藍座椅與彩繪玻璃的歐風(fēng)車廂,則充滿東方快車的歡愉;展望車廂則以酒店般的紅色為主調(diào),設(shè)有展望座椅。
小京都 津和野江戶城下町
津和野意為“石蕗茂盛的原野”。 七百年前,津和野的藩主吉見第一次來到此地,見到開滿山谷的黃色石蕗花而名之;七百年后,藩主的津和野城堡早已破落,來到這個山谷中的城下町(以藩主住家為中心而發(fā)展的城鎮(zhèn)),看見的則是紅瓦屋、藍瓦屋拼成的小村,江戶時代武家屋敷(富有的武士故居)聚集的幾條古老大街,棋盤似的縱橫交錯。
賞玩和紙工藝品嘗野菜
漫步小城,你可以遇見浮世繪大師葛世北齋的美術(shù)館、大文豪森鷗外紀念館或啟蒙思想家西周的故居。或是,推開商家的木格子門,古老的米屋、果子鋪、造酒屋讓人駐足;而和紙店鋪里,滿屋子精致花紋的紙制品最吸引人,和紙娃娃、紙盤、名片夾、面紙包、筆記本等,美麗的紙片帶你重返十七世紀,當(dāng)年津和野遍植桑科的構(gòu)樹制成的紙張精美,甚至替貢米得到天皇的嘉許。
來源: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 圖文:王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