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4 “量刑”
明確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標準
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對“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盜竊、詐騙、搶奪罪”量刑標準予以明確。
司法解釋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殺人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司法解釋明確,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應當依照刑法第269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不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刑法第269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263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刑法第263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它方法搶劫財物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關鍵詞5 “索取財物”
索要其它少年少量錢物不算犯罪
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釋明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使用輕微暴力或者威脅,強行索要其它未成年人隨身攜帶的生活、學習用品或者錢財數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輕微傷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學習、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認為是犯罪。
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具有上述規定情形的,一般也不認為是犯罪。
司法解釋同時規定,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或者尋求精神刺激,隨意毆打其它未成年人、多次對其它未成年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公私財物,擾亂學校及其它公共場所秩序,情節嚴重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關鍵詞6 “盜竊”
盜竊近親屬財物可不算犯罪
“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盜竊自己家庭或者近親屬財物,或者盜竊其它親屬財物但其它親屬要求不予追究的,可不按犯罪處理。”這是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釋作出的規定。
司法解釋同時明確,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盜竊未遂或者中止的,可不認為是犯罪。
根據這件司法解釋,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盜竊行為未超過3次,盜竊數額雖已達到“數額較大”標準,但案發后能如實供述全部盜竊事實并積極退贓,且具有下列3種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
這3種情形是:系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在共同盜竊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或者被脅迫;具有其它輕微情節的。
關鍵詞7 “緩刑”
具備監護幫教條件應宣告緩刑
司法解釋對未成年犯罪宣告緩刑的具體情形予以明確,規定對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72條第1款規定的,可以宣告緩刑。
刑法第72條第1款規定了人民法院量刑時“可以”宣告緩刑的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司法解釋則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法院量刑時“應當”宣告緩刑的情形,“如果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對其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應當宣告緩刑:初次犯罪;積極退贓或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具備監護、幫教條件。”
關鍵詞8 “假釋”
假釋比照成年罪犯適度放寬
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釋規定,未成年罪犯根據其所犯罪行,可能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現好,并具有下列6種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37條的規定免予刑事處罰。
這6種情形是:系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防衛過當或者避險過當;犯罪預備、中止或者未遂;共同犯罪中從犯、脅從犯;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現;其它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
司法解釋同時規定,對未成年罪犯的減刑、假釋,在掌握標準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適度放寬。
未成年罪犯能認罪服法,遵守監規,積極參加學習、勞動的,即可視為“確有悔改表現”予以減刑,其減刑的幅度可以適當放寬,間隔的時間可以相應縮短。符合刑法第81條第1款規定的,可以假釋。
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間已經成年的,對其減刑、假釋可以適用上述規定。
(稿件來源:新京報)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