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她的美麗,只剩下傳說
“就在天的那邊,很遠很遠,有美麗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樂園。那年我從月牙泉邊走過,從此以後魂兒繞夢牽。”曾經的月牙泉的確如這首《月牙泉》唱的那般美麗。
位于敦煌城南的月牙泉,與環繞的流沙之間僅隔數十米,千年來,它一直沒有被掩沒。于是,這一汪泉水便成為了西域大漠中的一個美麗傳說。
往東約10公里,便是千佛所居的莫高窟。
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這是世人心目中的敦煌。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所,這里把中亞、西亞、南亞、歐洲與東方的長安連結到一起。月牙泉就是敦煌的眼睛。
敦煌多風,每年冬季至次年夏初都是風季。大風來時,沙飛石滾,鳴沙山上的流動沙丘如群魔亂走,一夜之間山型大變。但即便如此,上千年來,月牙泉這一灣泉水仍靜處于沙山之間,未受絲毫影響。
月牙泉本是發源于祁連山的敦煌母親河——黨河的一段河道,學者推測,若干萬年以前黨河改道,原先的古河道漸漸被風沙掩埋,因月牙泉所處地段地貌特殊,被保留了下來,由于地下潛流不斷地補充與出露,形成眾多的泉眼,聚水而成池,得以不涸不竭,存留至今。
有關月牙泉的最早文字記載見于東漢時期的辛氏《三秦記》:“河西有沙角山(即鳴沙山)……山之陽有一泉,云是沙井(即月牙泉),綿歷今古,沙不填之。”傳說中,漢武帝時貳師將軍李廣利征伐大宛國,大軍行至鳴沙山下,天氣燥熱兵馬酷渴,李廣利掌劍刺山,感動了觀音,觀音將手中的凈瓶向下抖動了幾下,于是水珠如銀豆傾瀉而下,匯在一起,從此便形成了月牙泉。另一種傳說干脆就稱月牙泉是古雷音廟前的一碗圣水變成的。
“我們小時候到月牙泉玩,風一起睜不開眼,但到泉邊沙子就打不到人。”71歲的敦煌人朱鉞對兒時的月牙泉景象記憶深刻。
可以發出隆隆山響的鳴沙山和沙不掩泉的月牙泉自古就為敦煌人所崇拜,他們賦予月牙泉和鳴沙山以神性的威儀。在解放前,婦女甚至是不讓到泉邊去的,怕沖撞了龍王,月牙泉也被稱之為藥泉,泉水被稱為圣水。但在朱鉞的記憶中,留下更多的還是熱鬧。
“月牙泉南邊的高臺上是一片古建筑,大部分是清代的,有的建筑甚至是唐代留下來的,幾個道士在那里住,像藥王洞和娘娘殿,總是香客不斷”。
“月牙泉總有祭祀活動。每到端陽節,敦煌縣縣太爺都去求雨。縣太爺光著腳,頭戴柳條帽,挽著褲腿,到月牙泉去取水,然后到城南門外唱戲三天,大人們都排著隊跟在后面,我們就跟在大人后面。”
即便在平時,這些孩子也經常會到月牙泉邊,那時泉里還有黑得發光的鐵背魚和有催生藥效的七星草,水面上游蕩著野鴨,大一點的孩子會從家里偷出酒來,大家在水里摸魚,在泉邊抓鴿子,然后點燃一堆駱駝刺,做著燒烤。
遇到夏天天熱的時候,朱鉞的爺爺還會帶著他們到月牙泉邊的道觀里住,看敦煌城內的文人雅士在此題詩作畫。每年特定時間,從青海到西藏朝拜活佛的喇嘛會路經此處,并在這里的達摩殿念上一個月的經文,只有在這時,朱鉞才可以看到常年關閉的達摩殿內部:沒有任何雕塑,只有滿壁的彩繪。
這些出自老敦煌人朱鉞60余年前兒時的記憶,往事已如青煙杳去。如今的月牙泉正面臨著消失的危機。
“五六十年代,當時月牙泉的水位在這個柳樹下面的位置”。鳴沙山月牙泉管理處副主任王建書指著一棵老柳樹,柳樹的下半被水泥砌住保護起來,這是月牙泉旁年代最為久遠的樹,因為正值冬季,老樹看起來和已經結凍的泉面一樣缺乏生氣。根據資料,與朱鉞小時的月牙泉相比,現在泉面水位的海拔高程在當時月牙泉的泉底以下。
據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原地質礦產部蘭州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中心)調查資料顯示,從1947年至1999年,月牙泉水位總下降幅度達到9.5~10.5米,水面面積也由1960年的22.32畝縮小到8.5畝,最大水深由五十年代的10米左右降至1.4米左右。
據月牙泉管理處王曉雷介紹,2000年以來,月牙泉的水位仍以每年平均10余厘米的速度下降,其間,泉水急劇下降,泉底顯露的現象也偶有再現。目前月牙泉的平均水深約在0.5米左右,“如果沒有進一步的補救措施,再過兩年,我們就再也看不到月牙泉了”十年來每天都在監測月牙泉水情變化的王曉雷判斷。
“我的心里藏著憂郁無限,月牙泉是否依然。如今每個地方都在改變,她是否也換了容顏。”
就如田震的《月牙泉》中唱的那樣,這個“天的鏡子”已經不再明亮。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何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