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中歐高層領導人今年以來一直持續著頻繁的接觸。先是今年5月慶祝中歐建交30周年;繼之以7月與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訪華;9月、10月中歐經貿論壇在中國召開;進入11月以來,隨著中國兩位最高領導人出訪歐洲,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正在得到全面展開。
雖然中歐合作在各個領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動,但是根本的著眼點恐怕還在于政治與經濟。
歐盟一直以來都是“平衡主義者”,即不希望哪一方特別突出,強調各方力量能夠達成某種均勢,因而歐盟在許多政治立場上與美日存在明顯的差異。這種“世界多元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國不謀而合,因此雙方在許多國際問題上還是有很大合作空間的。
任何政治關系歸根到底都有其背后的經濟關系,政治合作的最終目標是促進經貿領域的全面攜手。
今年1月至10月,歐盟仍然在中國各貿易伙伴中穩坐第一把交椅,雙邊貿易總額17629億美元。今年6月,中歐紡織品貿易談判達成一致。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由于中歐保持良好的對話和溝通機制,所以在經貿合作方面漸入佳境。
雖然迫于第三方壓力,歐盟目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尚待時日,但是中歐在經貿合作方面已具備相當深厚的根基:
一是中歐之間的經貿結構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歐盟以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為主,中國以勞動力、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雙方結合起來,一定會實現互利互惠與雙贏。9月份在遼寧沈陽召開的中歐經貿論壇就指出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將是中歐雙方合作共贏的千載良機。
二是中歐之間產業聯系面廣,歐洲許多成熟的企業需要對外輸出夕陽產業,而中國已具備一定的生產規模與配套措施,這些產業轉移到中國收效更佳。今年以來,法國政府“1000家中小企業赴華計劃”順利推進,促成大批法國中小企業訪華并參展交流,中國也在巴黎舉辦了中法中小企業合作洽談會。
三是中歐在投資與金融服務領域的合作也在逐步展開。其中,既有像TCL集團與湯姆遜及阿爾卡特公司的產業資本重組,也有皇家蘇格蘭銀行入主中行的金融資本合作。
根據上述分析,中歐在眾多領域不斷加深相互了解,有利于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加強經貿合作與往來。
其空間主要在于:
一,鞏固與發展高新技術合作。除航空、核能、鐵路等傳統領域外,中歐還應加強在空間技術、生物工程、信息技術等高科技領域的合作。
二,繼續推進中小企業合作。希望雙方中小企業能夠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平臺。
三,加大雙向投資力度,把握中國西部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機遇與歐盟擴大對華投資機遇,吸引歐盟企業進入中國投資。
四,提高服務貿易合作水平。按照世貿組織的分類標準,中國已開放160多個服務貿易部門中的百余個,銀行、保險、證券、銷售等領域的對外開放也在推進。歐盟在這些領域優勢突出,雙方合作的潛力巨大。
當然,也有一些隱患值得注意,例如今年的紡織品特保爭端與中國輸歐紡織品壓港事件。造成這些貿易摩擦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也是中方深以為戒的,就是缺乏良好的溝通機制。
未來中歐之間要想保持順暢的經貿關系,加強溝通和對話機制建設將是必不可少的。
來源:美國《僑報》,略有刪節 作者:陸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