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8日電 10月17日19時零6分,中國現當代文壇巨匠、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人民作家巴金先生在上海去世的噩耗傳來,文學界幾代作家無限深情地懷念他。
據中國作協所屬中國作家網消息,巴金老人病重期間,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金炳華等中國作協領導曾多次到醫院看望。 巴老去世當夜,中國作協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設立吊唁廳,沉痛悼念巴金先生。
這幾天一直守護在巴金主席病榻旁的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金炳華沉痛地說,巴老是中國作協主席,是一代文學巨匠,是名符其實的人民作家,是中國文學界的驕傲。巴老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緊跟時代,追求真理,創作勤奮,著作等身。他以自己的人品文品,確立了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學成就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他的創作思想和人生道路,反映了一代知識分子在黨的領導下探求真理的歷程。巴老的逝世,使中國作協失去了一位好主席,是中國文學界的巨大損失。我們將永遠銘記他為中國文學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
中國作協副主席王蒙當晚聽到消息說,巴老是中國作家的一面旗幟,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老師、最好的朋友。他始終特別重視文學的社會作用,重視文學的真實性,提倡說真話,提倡把心交給讀者,關懷年輕作者的成長。主張作家要下去,創作要上去,而且時時有一種自省的精神,始終歌唱青春,對青年一代抱有很大希望。而且他的作風平易近人,簡樸、誠實,各方面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會永遠記住他的身影、教誨和他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出的貢獻。
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鄧友梅和巴老有著很深的感情和友誼。他回憶起“文革”之后,他參加了中國作協出訪的第一個代表團。團長是巴金,副團長是冰心,鄧友梅是這個團的秘書。鄧友梅說,我這個秘書是做具體事物工作的,可到了日本,飛機清點行李時發現,所有的行李都到了,只有巴老的行李沒有。巴老的行李里不僅有他的個人日用品,更重要的是還有送給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的禮物。我急得火燒眉毛,覺得自己失職,自責得無法言說。可巴老卻安慰我說,不用急嘛,正式場合,你們借我一套西服,至于禮物嘛,你們誰還帶了什么,也借我先用吧!聽了巴老的安慰我感動極了,后經多方聯絡,才知道巴老的行李運到上海去了,幾經周折又從上海急轉到日本。就是通過那次訪問,巴老聯絡了一大批日本作家和友人。我小時候在日本做過勞工,日本朋友就對我說,你是否要到你做勞工的地方看看?我當時嚇得要命,哪敢提做過日本勞工的事,就只能悄悄和巴老說。巴老說,去!為什么不去,我們的國家強大了!所以我也就理直氣壯地對日本朋友們說,那時在日本我叫鄧友梅,現在我還叫鄧友梅,我的名字沒有變,是我的國家從舊中國變成了新中國!也就是通過那么多天的朝夕相處,我更加理解了巴老的處事和為人。多少年后我對巴老說,我也老了,頭發都白啦!巴老依然像對孩子似地看著我笑,說,沒全白,是部分!我和巴老談起出版社催寫稿的事。他說,編輯們都會催稿,但自己對自己的稿子要有原則,這原則就是要自己滿意,急著對付編輯的催促,連自己都不滿意,是對不起讀者的。
接到巴老去世的消息時,中國作協副主席、現代文學館館長陳建功剛從廣州接受香港老作家曾敏之向現代文學館的捐贈回到北京。陳建功忍不住當即從曾敏之先生捐贈來的200多封重要信件中,找出巴金先生的信函,睹物思人,回憶起巴老為中國文學事業奉獻的一生。陳建功說,巴老不僅以自己的創作成就樹起一座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豐碑,而且以偉大仁愛的情懷、深刻睿智的思考,引領著中國文學界的思想,激勵著中國作家和文學工作者以良知的感召和情感的熏陶,負起民族振興的使命、世道人心的責任。陳建功深情地回憶起1995年3月巴老在上海出席中國作協四屆主席團會議的情景。
他說,巴老以病弱之軀坐著輪椅前來發表講話,講話的主旨是號召作家們講團結,用好手中的筆,為人民講真話。從那次會議以后,盡管因為年邁體衰,巴老沒有再出席作家協會的活動,但他一直關心作家協會的工作,包括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建設。現在,巴老不僅遺留給我們無價的精神遺產,而且遺留給我們一座文學的殿堂。我們一定要按照巴老的囑托,把作品寫好,把文學館辦好,把中國作協的工作做好。
中國作協副主席、天津市作協主席蔣子龍在貴州出差的路上聽到巴老去世的噩耗,他中感慨地說,長時期以來,大家都稱巴金為巴老,從文字到口碑,老老少少。這說明巴老是當今文壇的壽星、福星,巴老的存在對中國文壇具有非同尋常的象征意義。巴老的辭世,對當今文壇的損失是巨大的無法估量的。巴老以等身的著作,書寫時代風雨震憾中大家庭的春秋,刻畫國難當頭普通百姓的悲歡寒暑。巴老一生波瀾壯闊,多姿多彩,倡導說真話,做真人,體現了一個偉大作家的真性情。我們愿巴老走好,巴老千古。
中國作協副主席、浙江省作協黨組書記、主席黃亞洲回憶起1990年在上海電影制片廠修改電影劇本《開天辟地》時,巴老的女婿、這部影片的責編祝鴻生將巴老親筆簽名的《真話集》贈給他,他利用改稿間隙讀這部作品時的感受。黃亞洲說,這使我更感歷史唯物主義在歷史劇創作中的重要。巴老的英名永遠與中國文學同在!巴老的求真精神,是我們進行歷史劇創作的楷模,也應是時代精神的本質。
老作家李國文說,巴金老人離開我們而去,他的文學精神永遠留存在我們心中。他的一生為中國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貢獻表現在全身心地熱愛這塊土地、這個國家,以及生息在這塊土地上這個國家中的人民群眾。他的全部文學生涯就抱定這個宗旨,在他全部的文學作品里,始終貫穿著一個偉大作家的悲憫情懷、憂患意識、覺醒精神、民族心聲。巴金,這個名字在文學史上意味著中國作家最真摯最真誠的寫作良心。在現當代中國作家的隊伍里,這位百歲老人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為中國新文學運動的發展,畢生奮斗不息,是值得我們永遠記念的。他堅持真理的堅定,追求人格的完善,扶掖后輩的不遺余力,開創潮流的率先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巴金是中國幾代作家與廣大讀者由衷尊敬與愛戴的大師。他杰出的作品,跨越了中國的現當代文學的全過程。
《人民文學》主編韓作榮說,他筆下的人物,塑造出鮮明不朽的形象。他后期的散文《隨想錄》直指時弊與人心,明白如話,卻給人以深刻的啟迪與巨大的震撼。正如他所言,最高的技巧是無技巧。在我的心目中,他代表了中國作家的道德與良心,他求真而又謙遜、平實的品格與人格,對于作家來說具有典范意義。他的作品幾乎家喻戶曉,支撐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他對青年作家的支持與愛護更令人感動。一說起他的名字便令我肅然起敬。當然他的作品不僅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盡管他已無法再寫出新作,但他不朽的作品,將給我們以恒久的精神滋養。
巴金的離去讓許多作家想到了中國新文學百年的歷史。巴金是文壇的巨匠,是作家的楷模,人民的良心,許多作家在懷念巴金時都會不約而同地談到這些。詩刊社主編葉延濱說,想到巴金,作為中國作家的一員,我會感到自豪和驕傲,因為作為我的文學前輩,我的文學領路人,他一生都體現了當代中國作家奮斗和探索的精神。體現了中國作家與國家命運與共、與人民肝膽相照的氣節和品格。他青年時代的作品,反映了中國新文學的勇氣與活力;他晚年的隨感錄,把生命的最后時光,都奉獻給中國文學事業,更表現了他一生追求真理、求實奉獻的高風亮節。我從中國新文學發展的過程感受到巴金的呼吸與脈搏,同時巴金的一生,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應當堅持和努力的方向,敢愛敢恨敢于堅持說真話,愛國憂民把一生都獻給文學事業。
我們相信巴金留給中國人民的,不僅僅是他的作品,還有他作為一個中國作家的光輝一生;我們相信巴金留給中國作家的,不僅是他的文字,還有他永遠指引著我們的文學精神!(胡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