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戰爭,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與一個法西斯強國間的生死之戰。最后,大而弱的中國打敗了小而強的日本,這是弱國打敗強國的典型范例。為什么一個弱國能夠打敗強國?其成功的經驗極其豐富,擇其要旨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愛國主義得到了空前的激發
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這場長達14年之久、規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戰的完全勝利,主要是由于百余年來帝國主義侵略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斗爭造成的民族覺醒和團結的程度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何時期。這突出表現為,在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較以前任何時代都表現得更強烈、更廣泛、更持久、更具戰斗性,它超越了階級、階層、政黨、地方實力派和不同軍事集團的常規范疇。它既不同于中國歷史上如宋朝岳飛、文天祥的“忠君報國”的愛國主義,也有別于近代“義和團”的狹隘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抗日戰爭時期的愛國主義具體表現為:愛國須抗日,抗日即愛國,這成為全民族不同階級、階層、政黨、派別和各軍事集團的共同信條。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能夠建立、發展和壯大、堅持與鞏固,其核心是,在日本軍國主義滅亡中國的緊要關頭,中國各階級、階層、政黨、派別和各軍事集團均以民族、國家利益為重、至上,自覺地使自己的利益服從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這個最高的民族利益,為祖國的危亡、民族的命運,捐棄前嫌,團結一致,攜手并進,共赴國難。這是中國歷史上任何朝代都沒有出現過的現象。抗日戰爭使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但同時又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團結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它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斗爭都不能與之比擬。
中國共產黨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代表中華民族覺醒的中堅、先驅者和凝聚核心。當時,日本帝國主義面對的主要對手,不是甲午戰爭的清朝政府,也不是簽署21條不平等時的袁世凱政府和“九一八”事變后坐視東北三省淪陷的蔣介石國民黨政府,而是一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以國家和民族解放為已任的中國共產黨。建立、鞏固和發展由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從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首先提出了武裝抗日的愛國主義主張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思想。此后,我們黨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進全國性抗戰,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不斷調整政策,將“抗日反蔣”改變為“逼蔣抗日”及至“聯蔣抗日”,從而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中國從內戰走向抗日的轉折點,推動了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最終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針對國內出現分裂、倒退的危險傾向,我們黨提出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方針和又聯合又斗爭的總政策,從而有效地阻止了時局的逆轉,維系了國共合作和團結抗戰的局面,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
實行了正確的戰略方針及作戰原則
全國抗戰開始后,中國共產黨和一些愛國的有識之士,為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抗日軍事戰略方針進行了艱辛的理論探索。1937年8月上旬,在國民黨政府召開的南京國防會議上,應邀出席的中共代表周恩來、朱德、葉劍英就全國抗戰的戰略方針和作戰原則提出:全國抗戰在戰略上要實行持久防御,在戰術上應采取攻勢;一線臨戰戰區適時由陣地戰轉為運動戰,同時在日軍之翼側的后方組織民眾開展游擊戰,破壞敵人的交通運輸,牽制和消滅敵人。中國共產黨的上述方針、原則及其戰法,對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制定全國抗戰方略產生了積極影響。1937年8月18日,蔣介石正式宣布持久抗戰的作戰原則。他說:“倭寇要求速戰速決,我們就要持久戰消耗戰。”8月20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頒發《戰爭指導方案》,正式確定“以持久戰為基本主旨,以空間換時間,逐次消耗敵人,以轉變形勢,爭取勝利”的戰略方針。在國共兩黨共識的基礎上,中國抗日戰爭實行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正式形成。
1938年5月至6月,毛澤東在總結抗戰10個月之經驗時撰寫并發表了《論持久戰》和《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等重要著作,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了抗日戰爭的性質、特點、發展進程和勝利前途,以及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中國抗日戰爭特別是敵后抗戰的實踐,正是按照毛澤東持久戰的戰略思想和游擊戰理論,一步步走向了勝利,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抗日戰爭的歷史說明,先進的軍事理論,對弱國打敗強國,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有著不可估量的指導作用。
當然,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廣泛支援,世界反法西陣線的浴血奮戰,也是中國抗戰取得勝利的重要外部條件。
(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軍事科學院姚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