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中國受害訴訟原告團團長王選日前在正在南京舉行的“納粹屠猶和南京大屠殺國際研討會”上披露,侵華日軍在1932年至1945年期間曾經在中國設立了60個細菌部隊或支隊,殘害了至少27萬以上中國人。
王選說,日本在侵華戰(zhàn)爭中不僅向中國派遣了細菌部隊,還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了研制、生產細菌武器的基地,在實戰(zhàn)中甚至向平民使用了細菌武器,把鼠疫菌、炭疽菌、鼻疽菌等施放到中國的山林、河流、田間,使無數中國百姓成為受害者。
王選說,“日軍甚至在中國所有的戰(zhàn)場中都使用過細菌戰(zhàn),而在戰(zhàn)爭中使用細菌武器是世界范圍內極少的。”
根據王選和其他中外學者考證,在1932年,日軍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背陰河地區(qū)建立了細菌實驗部隊。1936年,根據日本天皇的密令,侵華日軍在哈爾濱設立731細菌部隊,主要從事針對人的細菌武器研究和開發(fā)。
在731部隊之后,日軍在中國從南到北的主要城市如長春、北平、南京、廣州等諸多城市都設立了細菌部隊,這些部隊共有60個以上支隊或派出機構,參與人數超過1萬人。到1945年戰(zhàn)爭結束時,731部隊的編制人員還在3000人以上。駐哈爾濱的731部隊和駐長春的100部隊大量生產炭疽菌、鼻疽菌。731部隊1個月的炭疽菌生產能力達約600公斤。1941年至1942年間,100部隊生產了1000公斤炭疽菌、500多公斤鼻疽菌。
據考證,侵華日軍的細菌部隊幾乎全部使用活人進行細菌武器試驗、研究細菌戰(zhàn)并大量生產細菌武器。戰(zhàn)后的調查表明,日軍在中國的20多個省使用了細菌作戰(zhàn),其中規(guī)模較大、中國人民受害較重的是浙江、江西、湖南等省。(據新華社報道;作者:呼濤、石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