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8日電 《國務院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8日經官方媒體播發。新華網今日刊載評論指出,該文件必將有利于進一步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逐步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提高中國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文章稱,《決定》對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分成了鼓勵、限制和禁止三種情況,對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有很強的導向性。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對外資放開的,明確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進入,并在股權比例和相關領域等方面對民營企業進一步放寬。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參與一些領域的國有文化單位股份制改造,對于民營資本所占股份作了限制。對于不允許民營資本進入的新聞媒體和新聞宣傳業務等領域,作出明確規定。
《決定》的出臺,有利于相關部門加強對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引導和規范。各有關方面,應當按照《決定》的有關精神和規定,嚴格把握非公有資本準入的范圍和條件。對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該鼓勵的要堅決鼓勵,給予積極扶持;該禁止的要堅決禁止,不能變相進入。要嚴格審批程序,完善審批辦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取締違法違規經營,規范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文章還指出,《決定》的落實,有待于相關部門具體實施辦法的出臺。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要根據這一決定,制定出辦法,明確國家鼓勵、限制和禁止投資的產業目錄。各地、各部門還要依法清理和修訂與《決定》相抵觸的規定。需要指出的是,具體政策的出臺,目的是貫徹《決定》,并為廣大民營文化企業和文化產品消費者服務,所以,有關部門在出臺具體政策時,要多作調查研究,虛心聽取專家、學者、文化企業主、特別是廣大文化產品消費者的意見,使具體改革符合發展的需要,真正把《決定》落到實處。(鹿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