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日電 據新民晚報報道,一年一度的鋼琴考級又將來臨。從本月10日起,21893名鋼琴考生將進入設在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考場里,讓專家們檢測自己的學琴水準。而管樂與打擊樂、大提琴、古箏、竹笛等音樂品種的業余考級,也要在8月先后展開。記者昨天從上海音協業余音樂考級辦公室了解到,目前,上海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業余音樂教育消費市場,僅從學費初步統計,上海每年的總額至少為10個億。
這是本市從1988年起在全國率先實行業余考級以來的第18屆琴童“大會考”。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分類需求,形成了包括劇場演出業、音像制品業、娛樂休閑業、電影業等方面組成的文化消費市場。而從上世紀80年代初萌動的業余音樂教育消費市場,20年來在市民們的自發促動下,發展至今也已頗具規模。負責業余音樂考級管理的上海音協秘書長郭強輝說:“就拿鋼琴考級來說,上海目前有三家單位組織考級,今年參加人數約有30000人,還有大批人只學琴不考級,因此上海一向有‘10萬琴童大軍’之稱。事實上,根據我們保守的估測,上海每年保持的學習鋼琴人數,肯定不低于50000人。”
據音協考級辦公室統計,音協下屬各專業委員會已設立了10大類考級項目,去年參加音協考級辦公室組織的各種考級人數,就達到41460人。隨著家庭對兒童早期智力開發的加強,考級人數每年呈增長趨勢。如果加上其他單位組織的考級人數和未參加考級的人數,僅在業余音樂教育的學費方面,上海已經形成每年消費總額至少為10個億的市場規模。
以少年兒童為主體的業余藝術教育,還涉及到了舞蹈、美術等品種。這也說明,以音樂為龍頭的業余藝術教育,已成為規模龐大、潛力無限的文化產業。實際上,業余音樂教育還拉動了其他相關產業,如各類藝校遍布全市各個角落,購買樂器、樂譜、節拍器,以及琴弦、簧片等消耗品,促使大批琴行雨后春筍般地誕生,使得海外品牌樂器紛紛進入內地,刺激民族樂器工業加速發展,某些國產西洋樂器的年產量甚至已名列世界第一。
相關鏈接
琴童們學琴的費用,根據學習級別和老師情況,呈現高低不均的狀態。一般來說,低的一節課為80元,高的達200元甚至更高,按平均每個月4次學琴費用為600元、一年為7200元計算,50000人的年學琴支出就達到3.6億元之多;琴童從1級考到10級,一般需8年左右,包括買琴以及其他開銷,累計人均學琴投入在70000元至80000元左右。(楊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