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一日電 題:人民幣匯改選擇“中國步調”
中新社記者李鵬
期待已久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二十一日揭開面紗,中國即日起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出其不意”的改革時機,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案,可以看出,人民幣匯改選擇了“中國步調”。
對于本次人民幣匯改,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接受記者采訪說:“改革期待已久,方向是對的。”
不過,中國央行選擇匯改的時機耐人尋味。有專家稱,沒想到近期央行會調整人民幣匯率,因為此前剛有央行官員否認了近期人民幣升值的傳聞。
中國銀行的國際金融專家譚雅玲對記者說,央行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向國際社會表明了一種姿態,會加強今后國際合作的主動性。
雖然人民幣匯改的壓力近年來一直有增無減,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接受記者采訪認為,此次人民幣匯率調整是中國貨幣當局主動進行的調整,近年來中國一直為此做準備,改革也是按照步驟一步步推進。
巴曙松說,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實際上是回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本來面目,中國此前已經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只不過是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而作出了調整。
巴曙松認為,中國是一個大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對中國來說非常重要,本次匯改使中國央行獲得更大的貨幣政策決策空間。
對人民幣匯率改革可能的影響,中國央行已經表示“總體上利大于弊”,并且強調人民幣匯率不會發生大的波動。譚雅玲認為,人民幣還不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人民幣幣值主要根據內部市場狀況和政府調控來確定,因此人民幣彈性更大,更靈活,但短期內變動幅度會比較小。對此,巴曙松也認為,人民幣將參考一攬子貨幣,不會對中國外貿形成大的影響。
按照中國總理溫家寶的要求,人民幣匯率改革實際上遵循了“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這就意味著改革一定是踩著“中國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