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9日電 最新一期香港《經濟導報》報道稱,第16屆中美貿易聯委會剛于本月11日結束,中美雙方達成多項共識。美國商務部部長古鐵雷斯雖表示,中美雙方仍會透過會議繼續討論相關問題,但亦指出目前紡織品磋商進度尚未成熟,以致不少業內人士憂心忡忡。在去向未明之際,原來有近500間企業已回流香港。
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會長陳國威表示,由于紡織廠的投資十分龐大,較難遷移,故回流的主要是制衣廠,而且是能夠做OPA(外地加工)的工廠。他指出,一些最受影響的項目例如T-shirt、牛仔褲等,這類生產商也回流。他坦言,有些單腳企(只在內地開廠)的廠商,正面對部份客戶不敢向其落單的情況;亦有不少配額項目較為緊張的廠房不停地“趕貨”,在客戶的要求下,本來可于8、9月才出口的貨品,也要趕在月底前出口。
陳國威形容,因為大家都怕貿易戰一旦爆發,內地的貨物未能出口,導致廠家出現資金積壓的情況,而買家則會因未能如期取貨而影響銷售額,這種種顧慮都是他們一直面對貿易爭拗、不明朗前景而蒙受的壓力。他說:“其中一個解決方法,就是在港開這些OPA的廠,萬一出現什么問題,便可以將部份工序移到香港生產,從香港出口。(由于)香港不受配額限制,故一來一回便多了一條出路。”
自今年1月1日起,內地對部份紡織品征收出口關稅,然而港府已跟中央達成協議,凡屬香港原產地資格的紡織及成衣制品于上月10日開始,便可憑《內地加工紡織品OPA證明》在貨品完成外發加工從內地出口返港時,申請豁免征收出口關稅。
“若沒有OPA制度,能夠回流香港的(廠商)將大量減少。”陳國威肯定地說。他指出,以接近500間回流廠房來計算,若非配額及OPA制度的緣故,回流的數目最多占五分之一,大概100間。
返港設廠,成本必然提高,如此回流是否有可為?陳國威斬釘截鐵地說:“我相信總有可為的,實有可為才做,不會死錯人的!”他指出,其實廠家的實際收益就是有了香港這條安全線,如此客戶要落單也會先給予這些廠商。更何況香港商人門路多,加上商業誠信比較好,因此一些走中高檔路線的客戶,仍然會以港商為首選的合作對象,當然他們也會與內地廠商合作,可是并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