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5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天刊載國際時事評論員余永勝的文章指出,隨著“中國威脅論”沉滓泛起,美國的對華政策將進入新一輪的調整期。
近來,在美國政界、學界和輿論界,“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主流雜志《大西洋月刊》6月號發(fā)表知名作家羅伯特.D.卡普蘭題為《我們如何與中國作戰(zhàn)》的文章,建議美國軍事部署重點從中東轉移太平洋,并與亞洲各國建立新型盟友關系,共同遏制中國的崛起。余永勝的文章說,這樣的意見,不過是“中國威脅論”的一個表現,反映的是美國朝野希望重新定位中美關系、調整對華政策的呼聲。
所謂“中國威脅論”,不過是中美關系在失去反恐戰(zhàn)爭這個戰(zhàn)略支撐的背景下,美國企圖遏制中國發(fā)展和崛起的借口。它再度成為美國朝野的熱門話題表明,布什政府正在回歸2001年上臺之初就已制定、后因反恐戰(zhàn)爭而中斷實施的中美之間屬“戰(zhàn)略競爭關系”的戰(zhàn)略定位。以此為標志,美國的對華政策將進入新一輪的調整期。
文章認為,中國的崛起對美國來說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中國的發(fā)展不僅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商業(yè)利益,而且一個強大的中國將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在反恐、防核擴散、打擊跨國犯罪等方面,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這些無疑都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另一方面,中國的崛起確實會在政治上稀釋美國的影響力,經濟上可能分流美國的海外利益,這則是美國不愿看到的。
但問題是,一則,這兩方面相抵利弊如何,美國各界至今也未有定論,而在利弊不明的情況下就急于祭出“中國威脅論”這面旗,不能不讓人懷疑其動機;二則,也是最根本的,中國的發(fā)展遵循的是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規(guī)則,中國的崛起也是國際體制內力量的正常消長。這樣的演變,即便其它國家不樂于看到,也不能明里暗中地使絆子。美國既然自詡為世界秩序的維護者,就應該一視同仁,不能在涉及自己利益的問題上,成了世界秩序的挑戰(zhàn)者。因此,“中國威脅論”在道義和法理上都是說不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