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或謂“泉州南音”,過去稱之為“泉州弦管”,是一種非常古老而又獨特的藝術文化形式。其內涵構成,有所謂“譜、指、曲”三大要素。其中的“譜”,是專供器樂演奏的帶標題套曲。有人認為屬于唐代大曲的遺存。今傳者共18套。其中推定屬于宋代形成的,就有12套。“指”為帶有故事即主要演唱戲文的聲樂套曲,有人據此認為是屬中國戲曲形成以后即宋元音樂的遺響。傳統的“指”曲已知存有36套。
“曲”即“散曲”,又叫“草曲”,屬簡短通俗的聲樂唱曲。流傳積累至今的歷代散曲,約有2000余首。再加上音樂風格的莊嚴沉穩與古雅中正,樂器構成的樸陋簡凈與演奏技法即橫抱琵琶等等的古風猶存,以及曲譜名目與歷代史載的赫然相通,包括唱曲表演時嚴守泉州方言即先輩鄉音“河洛語”泉州歷史上曾有多次自中原內地尤其是河洛地區移民而來的經歷的質地遺韻,均使“南音”具有承載中國1000多年音樂史沉積的“活化石”品性,被有的學者稱之為“活的中國音樂史”。
凡此都使以泉州為核心流布的“南音”藝術,具有了獨特的價值與特殊的屬性。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文化形態,“南音”之所以博大精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夠“橫看成嶺側成峰”。換言之,“南音”中的聲樂演唱部分,尤其是“曲”即“散曲”的演唱,乃是屬于典型的曲藝“唱曲”形式。這就使得“南音”作為一種歷史悠久又傳統深厚的藝術文化形態,同時具有了“音樂”和“曲藝”兩種文化屬性,分屬于或者說橫跨了兩個藝術門類。
特殊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的藝術形態構成,使得“南音”在中國的歷史文化長河中,占據著顯赫的地位。對于“南音”的藝術和文化研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整理、保護與研究日益成為國際性“顯學”的今天,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但是,我們對于“南音”的歷史傳統、形態構成、美學特征以及傳承狀況的了解與研究,相對而言,還不那么全面和深刻;與其所賦有的獨特價值相比,甚至顯得比較落后。
作為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文章主編的“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之一種,鄭長鈴和王珊兩位專家聯手奉獻給我們的圖文并茂的《南音》一書,填補了這方面的一些空白,也是“南音”保護性研究的最新成果。
《南音》作為迄今為止較為全面地對于“南音”藝術進行集中介紹和保護性研究的學術專著,其十分鮮明的特點,就是將“南音”的發生發展與源流演變,包括藝術構成、審美特征、傳承特點與保護措施等等,放置到較為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與人文地理傳統的大視野里去考察,從而能夠在對泉州乃至福建古代文明形成過程的綜合考察中,烘托鉤索出“南音”流變的發展脈絡;能夠從前人搜求研究的基礎上,梳理出“南音”藝術的美學機理;能夠從對“南音”傳承的歷史借鑒中,提出保護和弘揚“南音”藝術的切實意
見與建議。特別是對“南音”流播海外并扎根僑胞的相關介紹,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文化作為民族精魂的紐帶力量;對改革開放以來泉州的文化主管部門和教育部門,連續舉辦國際性“南音大會唱”的聯誼舉動,和在中小學校開設“南音”鄉土教育課程的有識舉措,更讓我們從一個側面,了解到“南音”之所以在這方熱土被完整保存和發揚光大的人文情懷與優良傳統。
從這個意義上講,《南音》一書所傳達給我們的,便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文化形式的知識與思想,包括人、事、物、藝的興衰與流轉,還有以泉州人為代表的中華兒女,尊重先賢、弘揚文化、開拓創新又固守傳統的發展觀念與奮斗精神。而在“南音”之外,以泉州為核心的閩南人對于梨園戲、高甲戲、歌仔戲、與提線木偶戲尤其是布袋木偶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的獨特創造和傳承,又從另一個側面,生動地體現著這片熱土上的人們所特有的精神追求與文化品格,給我們的這個判斷以極為鮮明的立論注腳。(來源:光明日報;作者:吳文科;《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鄭長鈴、王珊著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