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東方早報報道,今年的中考改革讓執行多年的錄取標準出現了一些尷尬——27日是2005上海中考成績公布的第三天,由于中考難度降低,14.9萬名上海考生的成績普遍較高,且同分現象頻繁。根據歷年來的做法,決定學生錄取與否的是他們的數學成績,而今年,面對眾多學生的前途將要由數學成績來決定,滬上有關教育專家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新中考難度偏低 總分相同者密集
今年是上海市中考實行畢業考和升學考“二考并一考”的第一年,新的中考在選拔優秀學生的同時也肩負著讓大部分學生順利畢業的使命,因此今年的中考試卷難度要低于往年,杜絕了偏題、怪題后,基礎題目占到了80%。
命題的初衷最終在上海考生的考分上得到了體現,加之創歷年之最的14.9萬的考生人數,新中考最終出現了過去不曾遇到的局面:27日是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統一匯總19個區縣中招辦統計數據的時間,而截至27日下午,已經上報的區數據均顯示,考生考分普遍密集,總分同分現象頻繁。
在某區,全區竟然有超過半數的考生分數在430分以上,而中考的總分則是480分,考分的密集程度可想而知。“甚至語、數、外三科總分均相同的人都有很多。”考試院的工作人員介紹。
而引起擔憂的直接原因就是,按照歷年的規定,在語、數、外三門總分相同的情況下,將首先比較數學分數的高低來決定考生能否被錄取。
總分相同數學定乾坤 引各方爭議
對于這樣規定的原因,記者沒能查閱到相關文件,有一種說法是數學成績相對更能客觀反映出一個考生的實際水平,更“硬”一些。在采訪中,這樣的解釋也確實得到了相當一部分家長的認同,他們認為,數學好,會帶動數理化的優異,這大大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以及今后的前途。
“我倒不這么看。”上海市數學特級教師顧鴻達直言,在這名從教數十年的數學老師眼里,數學卻并不比語文更重要。相反,他認為,學生分數一樣的話,最好是同等分數,給予同等對待,從而更能體現公平。
顧鴻達特別介紹,當年復旦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在招收自己的研究生時,首先考核的就恰恰不是數學,而是語文,蘇老認為,語言文字是一個中國學生研究學問非常重要的基礎。
“學科之間,沒有孰優孰劣。”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長楊雄建言,中考選拔可以放棄對數學語文等科目的比較,通過更多地關注上海考生的社會公益活動、文體特長以及平時的表現這些分數以外的依據來決定是否錄取。
記者27日獲悉,針對同分比較現象,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已經會同各區招辦制訂更加合理而人性化的錄取細則。(俞立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