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副外長戴秉國星期四開始與日本外務省次長谷內正太郞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談,這次會談叫做第二輪中日戰略對話。談兩國關系的方方面面,而且提到戰略的高度,可見雙方都相當重視。由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到海底天然氣礦藏主權爭議,日本確實需要把自己的戰略頭緒理清楚。
日本是亞洲國家,而且在地區經濟上是舉足輕重的國家,因而日本很希望能在亞洲增加自己的聲音。與亞洲國家友好相處,共同推進地區繁榮和穩定,這本來就應該是日本最基本的戰略定位。可惜日本在骨子里仍然存在在亞洲稱王稱霸的心理,并不平等對待其它亞洲國家,尤其不喜歡別人特別是中國發展起來趕上自己。
因此,有人認為,中日關系近來的狀況,本質上是兩國戰略攀升中利益外延而導致的自然碰撞,有現實戰略和利益的沖突,也有心理因素導致的泡沫成份。中國的發展不可能不對日本產生震撼,而對中國崛起,日本從上到下充滿疑華、恐華、厭華的情緒,于是日本領導人投機取巧,迎合這股右的思潮,在歷史問題、領土爭議中表現出頑固、強硬的作風。之所以叫做心理泡沫,就是應該給予戳穿,撥開迷霧。這就是說,日本應該擺好自己的戰略定位,好好改善與鄰國關系。
戰略定位不清楚,首先就體現在對歷史問題的看法上。明明自己過去侵略過別人,給人家帶來禍害和痛苦,但卻沒有承認錯誤、改過自新的勇氣和態度。于是一方面是經濟上強勁發展的大國,另一方面卻是政治上猥瑣、小家小氣的矮子。推翻歷史,反誣別人,簡直到了無賴的地步。從最近日韓談判未能消除分歧以及小泉頑固堅持參拜靖國神社,都可以看出日本還準備和亞洲國家對著干。
以為承認歷史上犯錯不但大傷日本的面子,也影響日本“爭常”、想當國際大國的戰略部署,于是日本就打腫臉充胖子,靠憧憬往日窮兵黷武的戰功來自我滿足。今年是反法西斯與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日本不是去反省歷史,而是掀起一股“日俄戰爭一百年”紀念熱潮,宣揚“東洋小國”日本怎樣在一百年前打敗比自己軍力超過十倍的“白種人”俄羅斯。
為什么日本要鼓吹這種“大國意識”呢,因為今天日本面對著一個更為強勁的“對手”——中國。拜靖、“爭常”、篡改教科書以及宣揚“日俄戰爭勝利一百周年”,表面上看似乎并不相關,但仔細分析,都與修改和平憲法的近期目標和鼓吹“大國意識”相互呼應,密切相關。
日本在去年十二月公布的“新防務計劃大綱”中首次把中國確定為潛在的安全威脅;今年二月,美國和日本還聯合聲明,說“緩和臺海局勢”是美日的“共同戰略目標”。日本在戰后靠美國的姑息、扶持很快復蘇,發展了起來,但日本如果將自己定位在美國東亞利益的幫手和走卒上,那日本也斷搞不好與鄰國的關系。
中、美、日都是在東亞有影響力的國家,當然需要為了東亞的繁榮、穩定制訂共同的戰略,只是美國目前并沒有這種認識,也更沒有這種準備。
美國將中國視為要加以遏制的對手是大錯特錯,而日本如果在美國的圖謀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日本則是走得更遠。在東亞,日本與中國應該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也正因為這樣,中日之間才需要進行戰略對話。
我們不能期望一次、兩次對話就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我們希望,日本應該通過這樣的對話,找到眞正有利于自己國家的戰略定位。
來源: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