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5日電 據《東方早報》報道,歐盟委員會當地時間周一公布了中歐紡織品協議中10類中國產品在2005年~2007年的輸歐數量,大多滬上企業對擬議中的以今年1~5月出口量為參考的“分配”草案頗為不滿,指出“合理制定分配方案”直接關系到“中國紡織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檔次的提升”。
按中歐紡織品協議,中方棉布、床單、桌布三類產品在3年內的輸歐增長率都為12.5%。而套頭衫、T恤、亞麻紗等7類產品明后兩年的年增幅都被控制為10%;在7類產品中,套頭衫、女襯衫和男褲這三類產品今年的增幅被控制為8%,T恤、胸衣、連衣裙和亞麻紗今年的增幅則為10%。在上述10類產品中,T恤和亞麻紗的增長基數被確定為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期間中國產品輸入歐盟的數量,其余8類的基數則為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的輸歐量。
歐盟方面指出,對中國產品的設限幅度高于“特保”所允許的7.5%的增長率,表明歐盟允許中國的出口以公平合理的速度增長。“協議維護了歐盟所珍視的與中國之間強大、具有建設性和更廣泛的貿易關系,也維護了中國向歐盟企業開放市場的前景。”
據歐盟統計,上述10類中國產品今年一季度對歐出口增幅同比增長在51%~534%之間,去年上述10類中國產品對歐盟的出口總額為22.25億歐元。
滬上一大型紡織出口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在輸歐數量被確定后,如何分配配額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商務部將在本周出臺分配方案,最快可能自7月1日起實行。”該人士參與了商務部周一在北京召開的會議,“會上,很多企業對以今年1~5月的出口業績為分配的參考標準頗有微詞,這對大多數規范出口的企業有失公平。”
該人士指出,若以1~5月業績為參考,受益最多的將是位于江浙和廣東的一些大規模外資企業和國內特大型生產企業,“這些企業才有能力大量出口,撐大中國對全球市場的份額,而這些跑量的企業往往品種單一,產品技術含量不高。”
在該人士看來,這些“跑量”的企業一旦掌握大部分配額,中國紡織業結構調整和檔次提升的大業一定程度會被“耽擱”。“國家一直鼓勵提升紡織業檔次,我們實在不愿看到出臺的分配方案僅僅是為鼓勵那些跑量的企業。”
“此外,紡織品出口有一定的季節性,如套頭衫自6月起才是出運高峰期,若依我們1~5月的出口量來分配額,我們下半年100多萬件的訂單根本就沒法出去。”該人士不無憂慮地指出。
上海飛馬有關人士也表達了相同的憂慮,“對于在所有出口量中拿出5%給過去配額時代被剝奪出口權的新增企業,我們都沒意見;但僅以今年1~5月的數據來分配額著實不盡合理,何況歐盟取數據時也是參考一年的量。”(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