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3日電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加入WTO后短短的三年時間,中國對外貿易總額就翻了一番,成績世人矚目。但反過來說,我們面對的形勢并不樂觀。”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副局長李成鋼6月10日在“中國加入WTO后過渡期的開放趨勢與應對策略論壇”上,就中國目前的外貿進出口形勢表示“喜憂參半”,當前的貿易摩擦呈現出四大特點。
李成鋼分析認為,目前的這種貿易摩擦主要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摩擦數量居高不下且呈增長之勢,強度也在增大。
從數量上看,根據WTO統計,在WTO成員發起的反傾銷調查中,約每7起就有1起涉及中國出口產品。在2003年國外對中國實施貿易救濟措施的59起案件中,有15起涉案金額超過千萬美元,占整個涉案金額的95.6%,其中涉案金額過億美元的就有4起之多,占整個涉案金額的81.18%,單是美國針對中國出口家具的反傾銷案,其涉案金額就高達9.6億美元。同時,解決摩擦的方式已由雙邊轉向了多邊。
二是貿易摩擦逐漸從傳統市場擴散到新興市場。
美國、歐盟、日本、東盟、韓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國,這些出口市場仍是今后貿易摩擦的“主戰場”,雙方的貿易關系將會出現“發展中摩擦,摩擦中求發展”的局面。而中國對俄羅斯、印度、南非、墨西哥等新興市場的出口,近年來也出現快速的增長趨勢,年遞增在25%以上,與這些新興市場的貿易關系將會呈現“大問題不多,小問題不斷”的局面。
三是貿易摩擦的爭執點將從單個產品逐漸擴散到產業,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層面。
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早期和中期,中國與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摩擦更多是集中于單個產品。而如今,隨著中國出口產品品種的不斷增加,出口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和改善,中國與國外的貿易摩擦開始針對某些產品群或產業。而且,在今后的貿易摩擦中考驗的已不單純是平息貿易爭端的能力,更主要的將是考驗制定政策和創建制度的水平。
四是貿易摩擦的直接誘因將呈現多形態性。
李成鋼說:“貿易摩擦多發期的到來有它的必然性。貿易摩擦增長與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狀況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中國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的一個副產品、是中國出口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的一種負反應,與中國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有一定的關聯性。”他指出,對于一個貿易大國來說,貿易摩擦多是一個常態,關鍵是如何合理解決。具體地講,解決貿易摩擦問題對外要據理力爭,對內則不能回避貿易摩擦中反映出的自身問題。對諸如貿易秩序混亂、犧牲環境、忽視勞工權利保護、不重視產品質量等問題,要以全局觀念,從源頭抓起,通過綜合治理堅決予以校正。要以創建環境為著力點,妥善應對貿易摩擦。“應對貿易摩擦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更事關企業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應對貿易摩擦過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各相關部門、中介組織、企業以及消費者之間必須密切配合,‘合縱連橫’,形成雙贏。”(楊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