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湖南“5·31”特大洪災之后,6月10日,再次成為一個令人悲愴難言的日子。同樣是因為洪水,至今已奪去黑龍江寧安市沙蘭鎮88名小學生和4名村民的生命,失蹤人數尚無法統計,死亡人數還可能增加。這為端午節籠上了一層沉重的哀傷,我們在紀念悲天憫人的詩人屈原之外,還要記住這場罕見的災難,以慰逝者之靈,以作前車之鑒。
洪水無情人有情。事故發生之后,教育部、黑龍江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及時組織救援,并舉一反三,急令安全檢查;部隊官兵、醫護人員和街坊四鄰也紛紛伸出援手,于悲痛之中增添一絲撫慰。
分析此次洪災的原因,是因為“短時間、局部、突發性強降雨造成的典型的泥石流山洪”,“在洪災發生前,沙蘭河上游在40分鐘內,降雨量達到150毫米-200毫米,屬200年一遇的強降雨,在目前的條件下,這種情況造成的山洪尚無法預知”。據當地媒體分析,此次災難,自然因素當為主要原因。
但是,一場洪水導致如此眾多的兒童喪生,其中可檢討的人為因素也令人扼腕。從地理上看,沙蘭鎮地處低洼,學校又建在鎮里的偏低處,洪水襲來,瞬間被淹,導致大量學生無法出逃。更加令人痛心的是:該校這些年一直在進行改造翻新,卻沒有為預防洪水采取相關措施。從時間上看,汛期當前,一所地勢低下、擁有351名學童的小學校,是否應準備好相應的氣象知識、防范手段和救援措施?向來死生之道,重在未雨綢繆,所謂“預防為主,安全第一”。洪水雖可能不期而至,社會卻該有防范措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據群眾反映,在事故發生時,他們曾向沙蘭鎮政府和當地派出所報警、求救,但沒有得到及時救援。
學校選址失當、預防措施缺乏和救援不及時,倘若沒有這些人為因素,相信不會有如此眾多的生命就此逝去。
災難發生后,教育部隨即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在汛期應就“開展校舍危房安全檢查、加強學生安全教育等工作作出部署”,“凡有安全隱患的學校,要立即轉移到安全地方上課”,“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及時掌握災情預測預報,制定各項汛期安全工作措施和應急預案”,“各地要根據轄區內的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分布特點及誘發因素,立即對轄區內中小學校舍進行一次全面排查”,等等。同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也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要密切關注山洪災害,確保水庫安全度汛。這些舉措對于預防再次發生類似災難有積極意義。
然而,人死不能復生,家破不能重圓,對于逝者親人來說,這是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我們忍不住要問:這些工作是否可以做在88名小學生和4名村民的生命喪失之前?
我們還要繼續追問的是:這些措施能不能落到實處,走出發生——預防——再發生的惡性循環?這樣的疑慮顯然并非多余,近年來屢屢發生的礦難可以得到驗證:每一次災難的發生,原因往往是相似的。礦難似乎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新聞不再讓人震驚,這是新聞的悲哀,更是人性的悲哀。在“5·31”湖南特大洪災之后10天,又再次發生了死亡人數相當的黑龍江沙蘭鎮洪災,這有理由讓我們懷疑洪災可能會步礦難的后塵。無論如何,即便是杞人憂天,也勝過麻痹大意。對于此次洪災,政府應該建立完善的預警救災機制,從洪水預測、洪水預警、應急反應、防洪標準,對于重大洪水的評估和管理的結構以及技能等多個方面健全相應體制。
“太平盛世,花骨朵樣的生命。轉眼隨風逝去。我仿佛聽到了孩子臨去前的驚恐、慘叫……父母們在水中、泥沙中找到自己孩子時的心情,又有多少人能體味到……”這是新浪網友的一則留言。惟愿生者真誠的檢討與有效的行動,為無辜的靈魂帶去些許的慰藉。愿他們在天國安息。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