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媒體日前報道說,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在回復政協委員提案時表示,可能會對小汽車進城征收“擁擠費”,以平衡北京市區中心的交通矛盾。
報道中稱市規劃委將通過對小汽車進城收取“擁擠費”,提高固定車位費,提供有限停車泊位等方法來緩解日益緊張的車流擁堵問題。市規劃委還首次提出了“周末小汽車方案”。此類小汽車僅在節假日出行,該類小汽車將在注冊稅費與保險上享有優惠。
筆者向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了解“擁擠費”的情況,交通委員會宣傳處稱“不清楚相關報道的來源”,而規劃處人士則稱,并沒有收取擁擠費的計劃,“我們也是從媒體上才獲悉此事”,同時指出“涉及收費的問題應由市發改委決定”。而筆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截至目前,從未研究過收取擁擠費的相關議案。
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的確有政協委員提出收取“擁擠費”的提案,但發改委從北京市特定環境條件、人口分布、出行規律等因素考慮,不同意收取“擁擠費”,北京市政府已出臺了第二階段治理交通擁堵的措施,交通擁擠狀況將得到改善。
據悉,近年來,北京市一直在探索收擁擠費的可行性。2003年,市交委新聞發言人劉小明就曾建議征收道路擁擠費,此番舊事重提再次表達了通過經濟杠桿來調節車流的意愿。然而有專家指出:對于公務車來說,所有費用都由政府或單位承擔,對其征收擁擠費沒有意義。而占據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60%的私家車若承擔這筆費用,將增加車主的用車成本。
有媒體評論說,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狀況,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車輛擁有者的責任。車主交納各種費用已為城市道路交通支付了高昂的成本,交通依然擁堵是政府沒盡到責任。不應將責任轉嫁給百姓,讓百姓為擁擠買單。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史其信教授表示,“擁擠費”這個藥方并不適用于北京,靠收取“擁擠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里面還涉及許多技術問題。(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