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臺獨”分子想借“去中國化”為跳板過河,恐怕到不了彼岸。
5月9日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的一篇文章說,美國年輕一代學習外語經過三大浪潮。1957年蘇聯放出人造衛星sputnik到太空以后,在美國掀起了學習俄文的浪潮。1980年代日本崛起變成挑戰美國的經濟超強,日文也在美國吃香了一陣。現在是大家趕時髦學中文了。
布什總統的同鄉、杜勒斯中學高三一個女學生,人家問她為什么學中文,她反問說:“你為什么不學?”
全世界知識分子都對“走進”中華文明領域發生莫大興趣,有遠見的美國女孩覺得學中文增加自己未來事業的本錢是天經地義,難道那些從中文環境中成長的、住在臺灣的炎黃子孫反而要“走出”中華文明的黃金地段嗎?我看不會。
美國許多有遠見的觀察家所看到(甚至擔心)的“中國優勢”有這么幾點:
第一,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
第二,十三億中國人的精英受到孔子“學而時習之”的教導,弗里德曼稱之為“學習的道德傳統”(moral tradition of learning),他還指出普林斯頓大學理科拔尖的學生都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三,中國當前掀起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社會遷移運動”(social mobilization),到2010年中國一半人口將是城市居民。
第四,中國城市化和現代化相輔相成,意味著勞動大軍不斷地“文明增值”。
第五,從上海的例子來看,中國城市能在最短期內由第三世界躍進到第一世界,上海已經有很多方面堪稱世界“第一流”。新加坡李光耀資政在復旦大學接受名譽法學博士時就提到這點。
第六,將來世界上百萬居民的大城市多半會在中國,而中國各城市之間“比趕超帶”勁頭十足。
如果把這六點總括起來,一個超現代化的中國巨人肯定會聳立于世。
兩岸攜手現代化潮流
外國人看到的上海突飛猛進其實有臺灣精英的投入,算是海峽兩岸攜手形成一股強大的現代化潮流。
所謂“現代化”還包括電視前觀看足球賽。英國報刊注意到,現在在電視前觀看曼徹斯特足球賽的觀眾最多是中國人,比英國人口總數還要多。不禁想起19世紀著名英國外交家樸廷戛(Henry Pottinger),在1942年把《南京條約》加諸滿清政府以后,第二年到曼徹斯特工商聯歡迎會上講演說:“如果每個中國人購買一英尺英國布,你們曼徹斯特的工廠就會忙不過來了。”
諷刺的是:這一在英國稱霸全球時根本無法實現的理想正在變成現實。現在許多國際新潮產品設計師都注重研究中國人的愛好,因為中國市場太大,占據中國市場太重要了。
臺灣廠家早就先行一步,他們不但爭取到大陸市場,而且還爭取到大陸價廉物美的勞動力,到大陸去制造占領全球市場的拳頭產品。這種大陸和臺灣經濟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合已經為和平統一備足了基礎材料和物資,換句話說,是挖掉了“臺獨”的墻腳。
香港《中國評論》今年5月號登載人民大學黃嘉樹教授專文透露,中國對臺戰略底線是:一旦臺灣宣布獨立,就采取“非和平方式”制止。這“非和平方式”(即動武)也只打到制止“臺獨”的程度,不是用武力統一臺灣。
可以這樣設想:以中國目前的科技水平與軍事力量,在臺灣上空(甚至太空)搞些爆炸使得地面通訊網暫時失靈,使用短程導彈仿效美國“斬首”襲擊,空降傘兵占據臺北街道等,都有可能做到。(正寫到這兒就看到網上透露五角大樓即將向國會提交的“人民解放軍軍力報告”提到了這些。)等美國反應過來想卷入沖突時,“臺獨”政權早就消失了。然后北京和華盛頓緊急協商、歐盟與聯合國積極斡旋和平解決,中美之間不一定會發生武裝沖突。
米爾商牟說,中國要收回臺灣的決心大大超過害怕和美國打仗的心態,明知打不過美國也不會手軟。
上面說的這種假想是美國軍事戰略家所擔心的,可是臺灣當局的宣傳卻仍然停留在“中國是紙老虎”的奇談上。最近美國遺產基金會(編按:又譯傳統基金會)關于臺灣安全的學術討論會上就有美國情報專家慕爾維農指出了這點。我們從這一切的現實來看,宋楚瑜這次訪問大陸時說的“臺獨是死路一條”不是空話。
既然臺灣已經是有實無名的“獨立”,為什么還要改變現狀呢?
這后面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臺灣內部和國際上有些唯恐天下不亂或者不愿意看到中國強大的人們,故意要制造麻煩;另一方面卻是實際上的困難,可以舉出兩點。
第一點,臺灣在國際上并沒有獨立的空間,不但陳水扁和內閣成員無法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去旅行,所有拿臺灣“護照”在國際上走動的人都覺得自己的尊嚴與活動空間受到制約。
第二點,臺灣在全球化的新形勢下表現不錯,許多地方比大陸強;這一現象卻因為臺灣國際地位懸空而得不到承認,這也是不公平的。
去年11月胡錦濤對巴西華裔說,中國“發展”是第一,“統一”是第二。這可以理解為中國的戰略時間表。2008年要辦好北京奧運,2010年要使上海世博會成功。這兩件大事圓滿結束后,全世界(包括臺灣精英)都會對中國刮目相看。
到那時人們再來談和平統一中國的問題,視野就會大不相同了。說不定在那以前,許多“臺獨”健將也踏著連宋足跡而“登陸”,“臺獨”的大氣候就會自然消失,我們也不必再討論它了。
文章來源:聯合早報 文/譚中
文章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