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05年5月9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自從有了人類文明,便有了戰爭。戰爭給人們帶來痛苦,而影片中的戰爭則是對那些痛苦記憶的再現。之所為再現他們,不是為了繼續痛苦,而是因為痛苦已經過去,讓我們把痛苦定格在膠片中,然后營造本應屬于我們的和平。
史實:珍珠港空襲事件
相關電影:《虎虎虎》(美日合拍,1970年)、《珍珠港》(美國,2001年)
電影史上以這一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影片有上述兩部,其中,《虎虎虎》算是對歷史刻畫較為真實的代表作,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導演是美國的理查·佛萊舍和日本的深作欣二,影片沒有像今天的電影那樣使用大量特技效果和帥哥美女來吸引觀眾,而是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內容糅合了日美雙方的觀點,對雙方得失的總結值得借鑒。該片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較之《虎虎虎》,《珍珠港》全片以戰爭中的愛情作為主線,且完全以美國人的視角來詮釋這段歷史,雖然場面宏大,投資不菲,對戰爭給人民造成的災難也有深入刻畫,但和真實的歷史比起來則顯得弱勢和美化了一些。
史實:南京大屠殺
相關電影:《南京大屠殺》(中國,1995年)
影片從一個特殊的角度來表現了南京大屠殺的殘酷。中國人成賢帶著日本妻子理惠子回南京的老家,中國的朋友面對他帶回來的日本妻子雖然反感卻依然接納,而瘋狂的日本兵卻不顧同胞之情,當南京被攻破的時候,成賢及其家人都陷入了這場空前的浩劫之中。影片對戰爭的殘酷以及人性的刻畫表現真實。
史實:沙文主義思想挑起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皇威廉二世的軍隊在東、西兩線與俄、法、英等國交戰,戰事十分緊張激烈。德國國內,政府以漂亮的口號向全國鼓吹沙文主義思想,煽動戰爭。
相關電影:《西線無戰事》(美國,1930年)
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片并不算多,然而誕生于“一戰”結束后不久的《西線無戰事》可以說是一個例外。這部建立在同名小說基礎之上的影片通過一名德國士兵的眼睛展示了戰爭的殘酷,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真實寫照。導演路易斯·邁爾斯通看中了小說的主題,將《西線無戰事》搬上了銀幕,這部影片也同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看成是奧斯卡授獎以來第一部有強烈的思想性的作品。該片在1962年美國西雅圖世界博覽會評選的“電影誕生以來的14部最偉大的美國影片”中名列第3位。
史實:諾曼底登陸
相關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美國,1998年)
影片以諾曼底登陸為背景,卻以刻畫戰爭中的人性為主基調。一支8人的小分隊深入敵后,只為了尋找一個不知生死的同伴。用8個人的生命去拯救一個士兵的人道主義精神究竟是否應該?這一點一下子提高了影片單純作為紀實性電影的品格,從而更深層地挖掘了戰爭中的正義和人道精神。
除了對人性的真實刻畫之外,影片采用紀實的手法表現了這場激烈的諾曼底戰役,片中全長26分鐘的諾曼底登陸場面十分壯觀,而對戰爭場面的殘酷也表現得非常逼真,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評論普遍認為此片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爭片。
史實:世界大戰期間的集中營
西班牙于1896年在古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集中營。然而讓人類真正認識到人性殘忍和暴虐的則是發生在“二戰”集中營里的歷史。從1933年到1945年,納粹德國在各地一共修建了1200多座集中營,用來關押數百萬的猶太人、戰俘和政治犯,其中包括大量婦女和兒童。他們中大多數人死在了集中營里,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夠幸運地活下來。單在奧斯維辛集中營,死亡人數就達到了110多萬。
相關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美國,1993年)、《美麗人生》(意大利,1997年)
這兩部影片都講述了“二戰”期間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里的人們遭受的殘酷現實,兩部影片中都出現了孩子的角色,《辛》片中有一個穿著紅裙子的小女孩,在整部以黑白為主色調的影片中顯得十分突兀,而正是這樣的處理方式更能表現納粹分子的瘋狂與殘忍;《美》片中的父親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二者都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以集中營為舞臺,從側面對戰爭進行了強有力的控訴。
來源:華商晨報 作者:翟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