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博鰲四月二十三日電 題:“能源威脅論”暗流涌動 中國高官據理駁斥
中新社記者 于晶波 顧時宏 王辛莉
今年以來,中國各方有關能源緊缺問題的討論可謂此起彼伏,而這一熱度不減的話題如今亦登陸博鰲。本屆論壇上,對于海外部分輿論所熱炒的中國“能源威脅論”,中國高官給予了有力駁斥。
在今日博鰲論壇參會代表的一系列提問中,首個問題即直指“能源”話題。發問者認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增加了原材料需求,有可能會對一些國家帶來不利影響。對此,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給予了從容回應,他表示,中國既是能源消耗大國,亦是能源生產大國,進口只占中國能源消耗的一小部分,中國解決能源將主要立足于國內。
數字可證這位高官的判斷決非憑空臆想。
據知,去年中國石油產量達一點七億噸,煤炭的產量超過十九億噸,中國能源需求的總自己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四。而中國能源結構主體——煤炭資源儲量估計超過一萬億噸以上,已經探明的可采儲量達到一千一百四十五億噸。這些龐大數字正是中國自身解決能源問題的客觀基礎,而這些數據亦同時提醒外界,中國正積極挖掘自身潛力,“能源威脅論”顯然有失公允。
無獨有偶。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亦在同日下午將發言主題鎖定為能源。
這位高官明確:立足于國內來保障能源需求,是解決中國能源問題的基本方針。
馬凱表示,中國在“開源”同時,亦號召“節流”。事實上,中國二十多年來在能源消費翻一番的情況下、支撐了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經驗便已凸現“節能”之重要性。
在開源節流的同時,優化能源結構、積極開發水電,鼓勵發展風電、生物智能等再生能源亦是中國立足自身解決能源困擾的重要舉措之一。凡此種種,無不印證馬凱今日所下之結論,即:“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現在沒有、將來亦不會造成世界范圍內能源供應緊張。”
當然,解決中國能源問題,在立足國內的同時,擴大與世界能源國的合作,適度利用國外資源作為國內能源供應的必要補充亦是必然之舉,而這亦是各國尋求合作與雙贏的重要路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