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0日電 最新一期《證券市場周刊》載文指出,最近,《證券市場周刊》了解到,相關部門計劃繼續為QFII的發展放開“閘門”,再新增約50億美元左右的額度供QFII使用,以繼續促進QFII的發展。
額度之爭
日前,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荷蘭商業銀行獲增5000萬美元QFII投資額度,至此,從2003年5月中國正式啟動QFII制度以來,已有26家QFII共獲得38億美元的投資額度。另外,目前已經獲得QFII資格的鄧普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額度正在申請中,如果加上該公司預計獲得的投資額度,QFII制度試行階段40億美元的投資額度實際上已經達到飽和。
知情人士向《證券市場周刊》透露,有鑒于試行階段40億美元上限已近飽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其他相關部門計劃為QFII再提供約50億美元的追加額度。
此前,時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的郭樹清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曾經表示,引進QFII對于內地資本市場具有積極意義,外管局將與證監會等相關部門進行研究考慮放寬QFII的投資額度。
對這一數字,眾多QFII也表示了認同。
“實際上,究竟多少額度可以滿足QFII的需要,又可以讓相關的部門認為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限度,的確沒有一個很科學的說法。”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中國研究主管陳昌華向《證券市場周刊》解釋,“但QFII對額度的熱情的確是很高的。”
對此,知情人士指出,國家有關部門對此次額度的放開,是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特別是外匯壓力、股市狀況等諸多因素后做出的。
分析人士預計,如果額度增加的太少將失去意義,但是在大規模放寬QFII投資額度的同時,相關方案可能會對QFII的投資組合做出相應具體規定,從而對真正積極投資市場和投機人民幣匯率和利率的QFII進行區別對待。
熱情高漲
此次荷蘭商業銀行已經是第二次獲批增加投資額度。2003年10月,荷蘭銀行獲得了1億美元的投資額度,后因投資額度有效期屆滿前未匯滿其所獲批的1億美元投資額度而被削減為5000萬美元。2004年9月,荷蘭銀行再度獲批7500萬美元投資額度,加上此次獲批的額度,荷蘭銀行共獲得QFII投資額度1.75億美元。
其實,不僅是荷蘭商業銀行,經過近兩年的試水,由于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認識和投資胃口不斷增加,目前許多QFII都表達了希望增加新額度的愿望。
瑞銀集團中國證券部主管袁淑琴向《證券市場周刊》明確表示,目前的額度肯定填不飽海外投資者需求巨大的胃口,在已經達到了上限之后,其仍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額度,瑞銀已經在繼續申請,其下一輪的目標還是2至3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執行官竺稼則對《證券市場周刊》指出,摩根士丹利希望獲得更多的額度,“投資中國市場的熱情非常高漲,很多人對中國市場的興趣是很大的。摩根士丹利現有的額度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要了。”他同時強調,此舉是因為對中國證券市場的長久發展充滿信心。
“我們的額度就非常不足,一直在申請追加額度,我們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額度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新聞發言人張東梅向《證券市場周刊》表示。
德意志銀行中國研究主管李晶也向《證券市場周刊》表示,德意志銀行3億美元的投資額度已經用完,希望能夠申請到更多的額度。她透露,目前,德意志銀行正在計劃申請新的QFII額度。
據了解,目前一些QFII的交投量都很大,然而有限的額度已經使其在資金上處于捉襟見肘的狀況。如擁有8億美元投資額度也是首家獲得QFII資格的瑞銀集團,其客戶投資覆蓋的股票已經接近100只。
歡迎藍籌
在介入A股的時候,歡迎大盤股上市、歡迎藍籌股成為了QFII的共識。
“國內的大公司未來都會在國內上市。”竺稼判斷,“實際上,這些大公司在國內上市的愿望由來已久,但由于市場低迷,對于大規模的發行始終沒有把握而作罷,但從長遠趨勢看,這些公司遲早會在國內上市的。”
目前,國內市場對大盤股的上市紛紛表示擔憂,認為羸弱的市場已難再禁受大規模融資的沖擊了。
陳昌華表示,國內市場對擴容的反對態度,將使A股市場的回報率長期低迷。“我們的研究顯示,在2003年中,差不多一半A股公司(約45%)的凈資產收益率(ROE)低于5%,甚至虧本。在中國經濟這么好的一年,他們的盈利能力卻這么低,說明這些公司中的很多是早應被淘汰的。只有加速差的上市公司退市和高盈利能力的公司上市,中國股市的總體盈利能力才會提高。實際上,全球的主流股市的組成都是不斷在變動的。比如,如今主導香港市場的中國股票,如中鋁和中石油等,在幾年以前根本還沒上市。在2000年和2001年間,香港市場也有一批參與者很擔心市場擴容的問題。如果市場當時不擴容,今天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股票平均ROE又怎能遠高于國內A股?”
雷曼兄弟中國投資銀行部主管楊志中也向《證券市場周刊》指出,好的大公司上市是好事情,只有這些企業的上市才會為QFII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和組合。
顯然,從長遠看,大型優質企業的發行上市,有利于我國公司整體結構的改善,吸引新增資金入市,為投資者增加新的盈利機會。有了新額度的QFII自然不會放棄機會的。
在臺灣證券市場實施QFII的過程中,其股票的市盈率也逐步與國際接軌。1991年臺灣證券市場的股票市盈率為32.05,高于同期紐約市場15.08與倫敦市場14.20的市盈率水平。而到了2001年10月,臺灣與紐約和倫敦市場的市盈率水平已經非常接近。
“A股為什么這么差勁,就是有太多的爛公司,一定要用新鮮的血液去替換,用大量盈利的公司來沖淡這些不好的公司。”陳昌華強調。